咪懶醒 加按套現 買滙豐收息無著數

社會熱話

廣告

諗Sir︰

本人31歲,已婚,有兩名子女,與家人同住。本人月入21,000元;太太月入15,000元。本人於2009年以130萬元買入一個屯門物業,現按揭尚欠65萬元,單位現值380萬元,放租每月收租金9,300元, 月供2,800元。

近期將單位加按100萬元,月供3,800元,買入滙豐控股(00005)收息,年收65,000元。另有現金加股票60萬元,股息年收20,000元,現月儲20,000元。

本人希望兩年後購入屯門一個約350萬元的單位自住或放租,再以租養租,搬大一點。請問屯門區哪個屋苑的租金回報最好?另外,打算沽出持有的一半滙控股票,所得約50萬元,購入諗Sir提供的債基方案,年收15至20厘利息, 增加收入。

餘下一半滙控則博升上75元再賺價,之後再投入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收10厘年息。希望諗Sir提供意見,看看有甚麼可改善的地方。

讀者Joe Tang

買股票收息是個不當行為,筆者是經計算後得此意見。滙控在過去一年股價之標準差為5.19,按股價63元計,標準差波幅為8.2%(5.19÷63),其實已經比以前低。

滙控2016股價表現改善,有0.57%升幅,但這可是建基於2014年至2015年跌足兩年,銀行業由2008年見頂後否極泰來。

不過,讀者月入水平不高,將借回來而又等於50個月糧的資金放於「呢隻嘢」絕不建議。

相比之下,筆者在《收息101》運用之債基,標準差只在3.97%,比滙控仲要少一半,而派息就當唔疊增都有約年息5厘,去到盡可以有20厘,而margin call觸發水平最少20%。咁睇之下,當然運用債基疊收息更佳。

至於讀者說留一半博滙控上75元賺價,請問是憑甚麼去判定滙控會再升20%至75元?

如果50萬元對讀者來說是閒錢,咁拎錢去玩確無問題。筆者寧願將100萬元股票放晒,將50萬元投入債基年收20厘年息,即一年收10萬元。另預50,000元,投入一隻美國金融類的槓桿ETF。

2016年至上週二(1月3日),滙控股價升了2.52%;而該ETF升了44.35%,即等於股票的17.6倍槓桿,仲要唔似窩輪咁受引伸波幅影響或到期。

ETF同滙控走勢近同,只不過將升跌放大晒,就咁讀者放50,000元入去呢隻ETF就夠,識博一定係咁博。

槓桿ETF令你唔犯本,而買呢類ETF毋須理會補倉,買幾多就贏輸幾多。

讀者安排50萬元債基加50,000元買呢隻ETF,如市升有隻ETF幫佢大賺;如市跌仲淨45萬元現金可徐徐入市。

讀者贏在2009年就買咗樓,如非當年有做此決定,靠讀者依家份糧想甚麼一生三宅或提早退休,諗Sir可真無能為力。

如早年加按屯門樓時行埋一拆二按爆八成,那現時夫婦應該是但一人控有自住樓房,而現金因按爆可套至239萬元(380萬元×80%-65萬元),加埋手上60萬元,夫婦兩人月入35,000元但擁有現金300萬元,威力完全唔同。

若今時後悔做番轉頭,首先要俾銀行罰息;二是下一間銀行會見到讀者先斷一間按揭,而短時間內又走嚟造高成數按揭,批貸態度會很審慎,成功機會大減。

由於基本嘢都未做好,屯門區租金回報都唔需要知住,太遙遠。

編按:諗sir將親身為本欄讀者解答有關樓市及收息工具相關的理財疑難。相關問題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主旨列明「諗sir樓換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