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21週年 7大原因 你應該長揸港交所|李聲揚

投資

廣告

今年是港交所(00388)上市21週年,不少朋友有點詫異,認為其歷史比想像中短。的確,恒生指數已面世差不多60年、恒生銀行(00011)上市都近50年,港交所上市歷史卻比盈富基金(02800)更遲。無論如何,就讓筆者帶讀者重溫當年今日的港交所,然後看看有甚麼啟示。

撰文: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先說當年,2001年公司收入20億元;純利7億元,全年派息0.33元。當年大市日均成交才82億元,現在往往一隻股票成交都過100億元! 而2020年公司收入168億元,純利115億元,全年派息8.17元;日均成交是1,300億元。 股價方面,當年港交所沒有公開集資,但以介紹方式上市,每股3.88元(配合公司的「生發發」編號)。

當年那些老牌經紀全部有股份,若沒有沽出,現在個個已發達。現時股價近460元,是當年的百幾倍。 當中有何啟示?以下簡單說明。

1. 做莊真好:

古語有云the house always win。

賭場就是酷殘的數學遊戲,港交所被稱為「香港最大賭場」,發達是必然。但事情倒沒這樣簡單,馬會是賭場,但港交所只是每次交易拿你一點甜頭,並不和你對賭,比較似荷官。荷官也好搵,但並不是發過豬頭。

2. 壟斷真好:

港交所致富之道另有原因,就是官方容許的壟斷。 美股的成交額遠高於港股,但港交所的市值,卻比得上紐約交易所母公司(ICE集團)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全因食水很深。

香港只此一家,不用像紐約交易所要和其他公司爭生意。

3. Scalable真好:

甚麼是Scalable?筆者在Patreon中曾提過搞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貝萊德(BlackRock),港交所也是如此。

例如開快餐店,做多10倍生意,食材成本也倍數上升,廚師也要多請幾個。但港交所之類的,成交額多10倍,成本不用怎樣上升,頂多是IT的投資多一點。 看看21年來,港交所的收入「只是」升8倍,純利卻升16倍。換句話說,純利率是愈來愈高。

4. 祖國真好、印錢真好:

港交所的生意愈做愈大全因兩個原因。

首先是中資公司來上市,當年大市一日成交才82億元,現在一隻騰訊控股(00700)也不只了。 至於成交大升的另一個原因,當然是全球「印銀紙」,股價升得高,成交也自然大。

況且游資氾濫,不買股票,難度放銀行被通脹侵蝕?

5. 股息真好:

很多人輕視股息的重要性,港交所現時每年派息8元以上,若果當年有買入港交所,等於每年派的股息高於股民的買入價。

當年買10萬元,現在每年派幾次10萬元,回報十分驚人。

6. 利潤升真好:

正因為港交所生意強勁,派息又好,股價自然像火箭般上升。

7. 坐定定真好:

即使是「股王」,也少不免隨大市下跌,有時更是全無原因。例如蘋果公司(Apple)在2018年曾一季跌三成;騰訊當年更下跌45%,通街說「股王」不再、騰訊玩完。

金融海嘯時港交所股價由250元跌到50元,不是跌兩成,是跌剩兩成;光是2018年,港交所也由300元跌至200元。想說的是,甚麼「止蝕系統」肯定幫股民沽出,然後令人錯失之後升浪。

同樣地,當年港交所一上市股價已升幾倍,3.88元買入的,10元怎也沽走吧?結果最後錯失100倍的升浪。所以股票,是要坐的。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