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出年減息 閒置資金 investment

傳出年減息 若有閒置資金 可留意兩隻較少人提及的ETF|蔡嘉民

專欄

廣告

2022已經過了一半,上半年傳統市場的宏觀基調都是高通漲、「收水」、加息、衰退,因此令資金流出股債市場,轉而流入商品市場中。不過,炒賣往往極需要逆向思維,這點在過往專欄也不斷提及。因此,很多時要投資者做的是「Buy on rumours,sell on facts」,才能在市場中生存。坊間有傳通漲正在見頂回落,美國聯邦儲備局於2023年有可能轉而減息,暫停「收水」。

投資者是否感到無所適從?這才是真正的金融市場。為甚麼市場風向會來個180度大轉變?

有幾個可能,包括聯儲局加息決策錯誤,亦可能是華爾街放風令商品下跌,令股市死貓彈,好讓他們能平價掃商品。

更有可能是Michael Burry提及的Bullwhip effect(長鞭效應)。

長鞭效應指的是,供應鏈很敏感,客戶端的些微動靜會導致生產端過度反應。

例如客戶增加購買量,那超級市場便要向批發商增加入貨量,以應付客戶需求;而批發商便要向生產商增加更大的入貨量,以應付超級市場的需求。

傳出年減息 閒置資金 investment
(圖片來源:unsplash@towfiqu999999)

資產價格走勢或逆轉

隨時間過去,這個力量慢慢由客戶端傳到生產端。此刻有消息指生產端的貨品庫存極多,有可能在下半年會令物價回落,繼而令通脹放緩。

如果上述說法屬實,那上半年的資產價格走勢將會逆轉,例如股市會由跌轉升,商品會由升轉跌,美元會由升轉跌,而非美貨幣則會由跌轉升。

但如果直接相信這個消息而部署,又好像很兒戲;如果通漲不跌反升,操作便會虧損。

相反,市場較少人提及的是新興市場。

按宏觀形勢來看,即使美國能控制通脹,也難免進入衰退;而歐洲經濟也非常一般。

反之,資金有機會逃離已發展國家的體系,然後進入新興市場撈便宜貨。

新興市場並不處於宏觀風眼中,若果聯儲局真的因為衰退而減慢「收水」速度及幅度,美元便會見頂,資金將重新分配到不同區域中。

倘若有閒置資金配置新興市場的投資者,可以考慮iShares Core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美股代號:IEMG)。

新興市場波動性高

IEMG分散投資不同的新興地區股票,例如33%中國、15%台灣、14%印度、12%南韓等。

而行業方面,也非常分散,包括21%消費品、20%金融、18%資訊科技、10%通訊等。重點在於其管理費極低,只有0.09%。

若果不想投資內地,則可選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x China ETF(美股代號:EMXC)。

其分散投資不同區域,例如22%台灣、20%印度、18%南韓、7%巴西;行業則包括25%資訊科技、25%金融、11%物料等。

補充一點,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也有不少新興市場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持倉。

不過,投資者宜量力而為,畢竟新興市場波動性比已發展市場高。

文中介紹ETF 入場費 備註
EMXC $367 3大持股包括TSMC、三星、Naspers
IEMG $372 橋水基金第三大持倉(市值); 股息收益率4.12%

圖片來源:unsplash@towfiqu99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