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劫富濟貧?中國富豪、ATM爭相捐錢自保

共同富裕|富豪「曬冷」捐錢自保 何謂中國式第三次分配?

投資

廣告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來多次強調「共同富裕」,外界認為是中共經濟改革與財富分配政策的重大轉向。習近平更強調指「強化反壟斷」將是共同富裕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unsplash

市場上不少人將共同富裕解讀為「劫富濟貧」,就此中國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公開解釋,共同富裕是「先富帶後富、幫後富」,不搞「殺富濟貧」,而是要大家共同奮鬥。

即便開腔澄清,一眾中國高收入人士及巨企,包括股民熟悉的ATM已湧現捐款潮,有評論指此舉純為「表忠」之用。

習近平:嚴執「反壟斷」以致共同富裕

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特別強調,需要強化反壟斷,以及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

中央的「反壟斷」行動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多隻平台股均受影響,如騰訊、美團(03690),滴滴打車手機應用程式(App)更因此下架。

在中央監管不斷打壓之下,至今次中央開宗明義談共同富裕,難怪會引發一眾巨企的「自動波配合」。

當中,拼多多(美股代號:PDD)更是宣布會將第二季度的收益和未來總計100億元人民幣利潤(見圖表二),捐贈給中國農民和農業社區。

拼多多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磊表示,他將負責該項目,該項目需要大股東批准。

他續指,農業和農產品是數碼化相對低的領域,但和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希望透過設立「百億農研專項基金」,為農業現代化和農村振興貢獻力量。

而美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興更在美團財報發布後,直指共同富裕是就植根於美團的基因中,美團的名字就有「一起更好」的意思。「因為『美』就是better,『團』就是together,美團就是一起更好。」他更指監管對互聯網是良好的,有助於促進公平競爭。

在中資企業的捐款潮下,聖地亞哥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投資總監Louis Lau直指「某些公司正試圖取悅政府,並希望不成為被調查的對象。」

共同富裕是劫富濟貧?中國富豪、ATM爭相捐錢自保
(圖片來源:NMG)

富豪捐錢數字驟增

事實上,在監管潮之下,內地富豪和大型企業相繼出現「慈善捐款潮」。據《彭博》報道,在政策出台後,至少73間上市公司曾在業績時提及「共同富裕」,並有相關行動配合。而在過去一年,國內科技企業頻頻被盯上,已有多名富豪捐款,令人感覺似破財擋災。

騰訊除了以企業名義捐出500億元,其創始人馬化騰今年4月承諾捐款500億元人民幣協助農村脫貧,先後捐逾千億元人民幣;拼多多亦曾向浙江大學捐贈1億美元。

上週五(9月3日),阿里巴巴宣布啟動「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動」,在2025年前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成立專門機構,致力扶持中小企成長,推動共同富裕。

阿里創辦人馬雲2020年亦捐款32.3億元人民幣,位列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榜首;美團王興今年6月初捐出價值逾20億美元的公司股份;小米董事長雷軍今年7月中旬捐出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公司股票;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也向福建龍巖市的教育基金捐贈5億元人民幣。

共同富裕是劫富濟貧?中國富豪、ATM爭相捐錢自保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亦密密捐款。(圖片來源:中新社)

何謂「三次分配」?

對於如何達致共同富裕的目標,習近平在會議上提出「三次分配」的說法。那麼到底甚麼是三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場按照效率原則進行分配;
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側重公平原則,通過稅收、社會保障支出等進行再分配;
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作用下,通過自願捐贈而進行的分配。

三次分配的說法,並非第一次在中央政策中出現。在2019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上,首次明確了第三次分配為收入分配製度體系的重要組成,確立慈善等公益事業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有分析認為,第三次分配意味著個人和企業根本的本意是「感化」企業,把一部分可支配收入捐贈出去,但在中國的體制下,企業或在政策的驅使下被迫做慈善。

在共同富裕政策下,一眾巨企心驚膽顫。最近有傳指,小米創辦人雷軍有份的歡聚集團(美股代號:YY)有意私有化,未知是否想避開與人民一起共同富裕。

據外媒報道,中國社交媒體平台歡聚集團在美上市後,歡聚集團董事長李學凌、大股東小米雷軍以股價過低為由,有意以每股75至100美元將集團私有化,市場估值直逼80億美元。

由於提出價格高出過去一個月平均股價50%至100%,又恰好碰著是共同富裕政策出台之際,而私有化意思是李學凌及雷軍必須掏出一大筆錢買下其他股東的股份,不知是否以不滿股價被美國低估為由,趁機匯出資金避開共同富裕。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