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理地學習技術指標 應從分類範疇入手 如何從向上三線排列中獲利 參考比亞迪案例|聶sir

有條理地學習技術指標 應從分類範疇入手|聶Sir

專欄

廣告

對於「水心清」的讀者,應留意到筆者近期撰文分享的技術分析,為「技術指標」之一的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MA),實則技術指標是以統計方法,將資產價格或成交量之數據量化分析,輸入參數分為兩種,就是股價和成交量,而上述的MA,輸入參數是股價。

以「股價」為參數的,是主流技術指標,由於可用指標眾多,故可細分為三個範疇,分別是順向指標、逆向指標和動力指標。

「順向指標」為確立股價是否已出現規律性趨勢的指標,MA是一種順向指標,而由MA衍生的保歷加通道(Bollinger Bands, BB),同為順向指標。

嚴格來說,「順向指標」是在對股價走勢分析的指標,由於股價走勢較多呈現上下擺動的波幅狀態,因此透過順向指標,可幫助投資者看出當時股價移動時是否出現有規律性的趨勢,不論是單邊上升或是單邊下跌,均屬於股價已形成趨勢。當見趨勢確立後,就能作出進場、繼續持股,或是暫不宜沾手的投資部署。

有條理地學習技術指標 應從分類範疇入手 波動市暴利板塊:只有兩隻願意上市!其中一隻升足60%!|蔡嘉民
(圖片來源:unsplash@yiorgosntrahas)

逆向指標捕捉轉角

除上述的MA和BB外,抛物線指標(SAR)、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MACD)和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TRIX)等。

透過以上解說,相信讀者已留意市場上常用的MA,較具參考性情況是當投資者持股一段日子後,評估是否應繼續持股的考量之上。

對於交易決策,傾向應留意「逆向指標」,這是在分析股價是否出現「轉勢」的指標,讀者可用來捕捉股價「轉角」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現時常見的逆向指標,包括有相對強弱指數(RSI)、隨機快步指數(Fast STC)、隨機慢步指數(Slow STC)、隨機指標(KDJ)、威廉指標(W%R)、變速率(ROC)和乖離率(BIAS)等。

至於「動力指標」則是在分析買賣雙方的力量變化指標,其力量變化將對價格變化帶來直接影響。

現時常見的動力指標有蔡金擺動指標(Chaikin Oscillator)、心理線(PSY)、動量指數(MTM)、動向指標(DMI),以及終極波動指數(Ultimate Oscillator)等。

由此可見,若要用上兩種或以上的技術指標分析股價表現,最理想是以成交量型指標,配合三種股價指標之中的其一;不然就是運用三種股價指標的其二。

當然,以「股價」為參數之外,投資者還可配搭運用以「成交量」為參數指標,稱為「成交量指標」。連同「股價指標」的三個範疇,技術指標共有四大歸類。

常見的有成交量平衡指標(On Balance Volume, OBV),又稱為能量潮。OBV由早於1960年代經已在美國聞名的已故金融作家葛蘭碧(Joe Granville)提出,至今超過60年歷史,可見不論是以「股價」或「成交量」為參數的技術指標,背後的分析原理均已發展成熟。

延伸閱讀:阿里巴巴擬申請港美雙重主要上市 最快今年底前完成

延伸閱讀:將軍澳天晉業主「落車」慘蝕270萬 新買家代啃SSD:筍盤嚟㗎

圖片來源:unsplash@yiorgosntra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