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英國

分析為甚麼港人瘋移英 李嘉誠卻撤英|何東爵士

投資

廣告

李嘉誠是一個商人,但他的政治嗅覺卻比多數人都要靈敏。

撰文:何東爵士Sir Robert Hotung

對於俄烏戰爭,李嘉誠認為這次戰爭絕對不會僅限於俄烏兩個國家,而是會迅速擴散到全世界,於是開始套現手上的資產。

今年3月,有媒體報導稱李嘉誠家族準備出售旗下電力資產,被擺上貨架的是英國配電公司UK power networks,估值高達1,260億元,預計未來幾週內就可以完成交易。

要說這家公司絕對不是一個無名小卒,作為英國最大的配電公司,UK power networks為1/4/的英國人提供電力,總用戶數高達830萬。

據計算,李嘉誠在12年前買進的這筆資產,如今價值已經增長了兩倍,這還不包含公司每年日常經營所賺來的大量利潤。

曾經在內地的地產撤出之後,李嘉誠同時也在甩賣香港資產,套現後「重倉」英國,很多人認為李嘉誠將會有較大虧損,然而結果卻截然相反。

英國脫歐之後美元大放水,李嘉誠在英國購買的都是一些基礎產業,如天然氣、通信、電力等,逐漸上漲的物價讓李嘉誠狠狠的賺了一筆,也成功割了一波英國人的韭菜。

如今爆發的俄烏戰爭,使得眾多俄羅斯大資本家的資產都被西方國家所分食,這也讓很多富豪開始擔心自己的海外資產。然而李嘉誠出售速度之快,甚至只在一眨眼之間。

12年增值百億英鎊

持有長達12年時間後,李嘉誠家族開始出售英國電力資產,交易資產為旗下英國電網公司,估值高達150億英鎊,這是李嘉誠家族當年買入價格的三倍。

若交易順利完成,將會成為電力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

作為英國最大的配電運營商,英國電網公司是經營英國管道和電力的壟斷公司之一,配電區域覆蓋倫敦、英國東南部和英格蘭東部,有830萬用戶,同時公司營收占到了英國電力行業總收入的25%以上。

2010年,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控股公司以近58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英國電網公司。由此,李嘉誠的商業帝國開始在海外大手筆收購以公共事業為主的資產,英國則是其「最重倉的國家」。

2010到2011年間,李嘉誠旗下公司在英國資產遍布天然氣、醫療、電力等行業,一度被稱為「要買下半個英國」。

據了解,李嘉誠家族控制著英國25%的電力市場、30%的天然氣供應、40%的電信市場,1/3的英國碼頭及50萬平方米的土地資源。

事實上,李嘉誠最近一年都在各種拋售資產。

就在去年底,長江實業還被曝光出售公司所持有的瑞銀集團倫敦總部大樓,隨後又將名下125架私人飛機賣給了美國公司,套現330億;差不多同樣的時間點,李嘉誠還計劃拋售在英國的1.6萬個移動信號基站。

這一次被曝出出售英國電力資產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畢竟一向以嗅覺靈敏著稱的李嘉誠,長期以來都被視為市場風向標。

高位套現,穩穩拿捏

自從2013年以來,李嘉誠便開始將內地的房地產項目進行瘋狂拋售,如陸家嘴世紀匯、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等,這些項目拋售完成後,套現至少2500億人民幣。

到了2017年,李嘉誠更是將名下的「長江實業地產」更名為「長江實業集團」,顯然這一舉動是為了讓公司擺脫房地產的標籤。

這一行為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即便是如今來看,依然會有人認為如果能夠再晚幾年,也許李嘉誠可以賺的更多。然而,「不賺最後一個銅板」一直都是李嘉誠從事商業活動的堅定信條。

毫不誇張的說,雖然現在的房地產價格要比前幾年高出不少,但如果李嘉誠將手上的房地產項目按兵不動拖到現在,其實已經很難再輕易出手了。

如今大家也知道,現在的房地產企業更多都是通過槓桿來維持公司現金流,大多數房企的負債率超過80%,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地產一直以來負債率都維持在30%左右。

高手總是反人性的,李嘉誠也並不是認為房地產不賺錢,而是覺得屬於房地產的大時代已經過去了。對於「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李嘉誠來說,能夠成功出手,把錢裝進口袋才是王道。

也許再過不多年,長江實業集團依然會屹立在商界,但當下的地產企業或許就寥寥無幾了。到那時再回過頭來看李嘉誠當時的行為,相信會有更多人能理解。

一邊在瘋狂的拋售資產,另一邊李嘉誠也在帶著巨額現金「進軍」英國。用了不到三年時間,李嘉誠就掌握了25%的電力市場、30%的天然氣和7%的供水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對英國的公用事業幾乎稱得上是寡頭壟斷。

西方制裁,嚇退李嘉誠?

2月28日,一直以來標榜自己是永久中立國家的瑞士,決定凍結363名個人和4家俄羅斯公司的資產;美國財政部也宣布凍結俄羅斯央行在美資產,甚至在後來還加上了俄羅斯礦業巨頭和能源巨頭等富豪的名字。

德國更是直接沒收了一艘俄羅斯寡頭烏斯曼諾夫的遊艇,作為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遊艇,估值更是高達6億美元。

即便是相對謹慎的英國也在凍結俄羅斯富豪資產,沒收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有關聯的俄羅斯寡頭在英國所擁有的房產,並宣稱將用這些房產安置烏克蘭難民。

西方國家一直以來所信奉的「私人財產不可侵犯」,在俄烏戰爭的影響之下已經變成了一句空話。而一系列凍結資產的操作,在全球富豪當中也產生了一定的應激反應。

顯然,李嘉誠從這一次無差別的制裁當中也看到了相應的風險。做出一系列拋售資產的自保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有業內人士預測:「英國電網公司出售價預計會達到150億英鎊,而當初李嘉誠買入時只用了57.7億。」

能夠支撐起估值大漲的是歐洲的能源危機,尤其是俄烏戰爭以來的天然氣價格大漲,象徵著天然氣主要交易指標的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漲幅更是高達80%。

在這個時候拋售,顯然能夠賣出一個好價錢。

如此來看,對於一個純粹的商人來說,真正能夠產生影響的大趨勢或許並不是行業,而是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只是對於李嘉誠來說,處理掉英國資產後,下一站又會將目標投向哪裡呢?

答案是越南,有機會再講。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何東爵士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