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月入15萬元 租樓住候下半年入巿 撈底千萬物業|諗Sir

家庭月入15萬元 有3樓在手放租 另與家人租樓住 可再借8成買千萬物業?|諗Sir

樓市

廣告

諗sir:本人38歲,每月收入80,000元 (在內地工作月入約70,000元人民幣);太太36歲,收入72,000元,與兩個小朋友及一個工人,在灣仔區租住兩房單位同住,月租25,000元。 夫婦聯名樓已除本人名,cash out了100萬元,尚欠銀行417萬元,使用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plan月供19,000元,現以16,500元出租該樓。另有現金加股票約150萬元;內地兩物業已供完:每月收租約8,000元。

本人想買三房自住,看中港島區1,000萬元三房物業,利用手上現金及股票,再向家人借貸約100萬元及上會借八成,未知此方案是否可行? 聽聞香港按揭證券公司(HKMC)會覺得本人並非居住在香港,亦不相信有自住用途;又或者查到太太有物業不屬於首置。 請問是否要冒險實行此方案?須降至借六成按揭嗎? 本人另一方案是買細價樓作投資用,自己繼續租樓,不知如何?謝謝!

讀者Adonis上

撰文:諗sir︳圖片:unsplash

不在香港工作、工資有上下浮或有佣金的,在6月前預計敘造不到八成上會。 現時到銀行申請按揭,職員通常會問:「6月至7月才取貸款可以嗎?」 有些人常說「再發生一次『沙士』就買樓」,應能體會有實力和有準備者才長勝,而並非等時機低買高賣、一變一百。

讀者問太太有樓而先生再買,會令HKMC不相信讀者今次買樓並非自住?筆者並不同意。先生買樓換大屋情況時常出現,而在內地工作,亦不代表在香港不需要有住所。

買千萬物業具借貸力

筆者擔心銀行不願意借出貸款,多過HKMC不批核。當然讀者人工頗高,家庭收入合共15萬元,令借貸力在1,960萬元[(80,000+72,000)/10,000×50%×2.59*]。讀者目前僅用417萬元,在此大buffer下,估計以200萬元為首期,再借800萬元上1,000萬元樓,在借貸力上可順利完成。

惟此1,000萬元樓,要屬大屋苑及樓齡不超過35年的;否則,又當二等case擺埋一邊。 有能力者加上已有固守之地的,可以把握失業率見頂回落時買樓機會。

以上用借貸力方程式,計算到讀者倘若買入1,000萬元樓,借800萬元的話,僅用掉總借貸力的六成。讀者太太有樓就繼續放租,不會因樓價萬一狂升而無賺幅抵銷,證讀者有固守之地。 因此讀者可行下一步,參考香港樓價與失業率的關係。失業率和樓價同樣是滯後數據,兩者均是經濟轉差後才反映出來。

股市指數是前瞻數據,實體經濟未差過股市就跌定。故用失業率拐點去判定買樓的話,缺點是無法撈最底,但可用貼近底價入市。舉例2003年「沙士」時,本港失業率見8%之後回落,樓價便見了底。 但由於失業率常於實體經濟下行後、一至兩季後才反映,太多心急人等不及就衝入市。 故「叻仔」通常不會用失業率去判市,因為「叻人」常認為可快人一步成功抄底。

讀者有跟隨開筆者一段日子,就知筆者判定自己唔夠叻,在大市前要謙卑,不會成日估市,主力用樓和債息以賺取收入。

家庭月入15萬元 租樓住候下半年入巿 撈底千萬物業|諗Sir
用失業率拐點來去判定買樓,缺點是無法撈最底,但可用貼近底價入市。圖片:Unsplash

年收7厘債息

由於讀者有內地有兩物業,用2%租值計,估計合共值300萬至400萬元;另加150萬元現金,合計約500餘萬元資金。建議可賣走其中一間內地樓,將200萬元調返香港當作首期,購入1,000萬元樓。

另將150萬元買入保本直債,年收7厘債息。可留意近日渣打集團(02888)有不利消息,或其直債會下跌,惟股息減派但債息要照派。

另外150萬元為另一內地樓。由於渣打直債比較易放售,因流動性足夠,剩30萬至40萬元現金便可以(建議現金資產分配為內地樓150萬元即27%、香港樓40%、債27%及現金6%)。上半年建議讀者繼續租樓,積極去屋苑睇樓及認識一個肯幫你的地產經紀,等到2020下半年應有入巿時間。另外,渣打7厘息直債,早前債價由125元跌到106元,近日彈上110元,可留意一下無妨。

7厘年息在全球亂發鈔之下,很有機會成投資者恩物。倘若不選擇該行,亦有新鴻基地產(00016)、滙豐控股(00005)、路勁(01098)直債,之前因為債價太高,筆者較少提及,現時讀者可以留意。 最後,不要放大槓桿以求將回報放大,因現時一筆過買直債而毋須槓桿,回報已不俗。

相關文章:出60萬元花紅 打工仔如何借到盡 將物業一開二|諗 sir

延伸閱讀:第二季樓價將微跌 汪敦敬直指2003年以來最佳入市時機:唔「上車」會後悔!

編按:諗sir將親身為本欄讀者解答有關樓市及收息工具相關的理財疑難。相關問題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主旨列明「諗sir樓換樓」。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