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 負溢價

新盤負溢價再現!美聯料樓市「柳暗花明」:施政報告、「0+0」幫手救市

大市消息

廣告

疫情鎖港,樓價跌勢告急。業界認為,本港樓價跌勢於第三季轉急,近日政府雖然頻頻出招,但是好淡爭持的局面不改,樓價下調的壓力不散。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指出,除非《施政報告》推出「減辣」措施,或推行全面免檢疫「0+0」通關,否則預計樓價將持續下跌,但是相信跌幅會減慢甚至會趨穩,在《施政報告》發表前,暫將維持全年樓價跌8%的預測。

經絡按揭轉介營運總監張顥曦表示,金管局放寬壓測的消息公佈後,即時帶動經絡網站瀏覽量出現顯著升幅,料可助有意置業人士於加息周期降低入市難度,亦可幫助早前購買一手樓並採用建期上會的買家,以及欲從發展商高成數按揭轉按至銀行的業主更易上會及轉按,對樓市起正面支持作用。

新盤 負溢價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業主減價求售 加速跌價

回顧近期樓市表現,布少明指出,「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58.49點,按周跌約0.45%,連跌15周;本年迄今跌幅擴大至逾7.6%,較歷史高位跌逾1成,並創逾3年半新低,第三季的樓價跌幅明顯,第三季迄今樓價跌約5.5%,已創近4年最大季度跌幅。

樓價跌幅急劇的主要原因,是遲遲未能全面通關打擊本港經濟及加息壓力影響投資市場氣氛,與此同時,發展商帶頭採取「低價推盤」策略,求量不求價,亦對二手物業的交投及樓價構成壓力,不少心急放盤的業主減價求售,加速樓價下跌。

又認為,樓價急挫,惟成交卻未見反彈,第三季一二手交投齊跌,形成「價跌量跌」局面。當中新盤成交料錄約3,600宗,按季跌約5.5%;二手成交則料約8,100宗,跌幅高達28%,並創3年新低。

布少明指出,現時樓市相較於第三季,出現兩大新因素,其一是政府放寬入境檢疫措施至「0+3」,以及金管局發出指引,要求銀行降低壓力測試門檻。相信兩大新措施都具短期刺激作用,加速市況明朗化。

新盤 負溢價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樓市第四季「柳暗花明」

不過,布少明認為,僅放寬入境檢疫措施至「0+3」對樓市的直接幫助不大,因該措施已輸在起跑線,落後眾多主要競爭對手。目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以至新加坡、日本、南韓、泰國,入境已經免檢疫。「0+3」或無法吸引旅客來港,甚至會推動港人外遊消費,故「0+0」事在必行,以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現時樓市可以繼續用「柳暗花明」來形容,利好利淡因素持續影響,明暗難料,第四季的樓市走向,要視乎《施政報告》是否有新的房策推出、通關的反應後續發展,以及美國加息後,本地銀行的息口走勢等因素。

張顥曦表示,在加息周期下,入息能否通過壓力測試為置業人士的一個重要考量。事實上,放寬壓力測試要求除可助有意置業人士於加息周期降低入市難度,亦可幫助早前購買一手樓並以建期上會的買家,以及欲從發展商高成數按揭轉按至銀行的業主更易上會及轉按,對樓市起正面支持作用。

新盤負溢價再現

新盤的低市價銷售策略,是帶動第三季樓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根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數據,第三季(截至8月止)新盤市場自2019年第四季以來,首度出現「負溢價」的現象,錄得溢價-2.9%,更是創逾8年新低。

展望後市,10月將成香港轉勢關鍵。當中,中共二十大將於10月16日舉行,內地發展方向塵埃落定,或有政策放寬北水南下,並有助本港制定對內通關時間表;此外,《施政報告》將於10月19日公佈,從放寬壓測可見,政府已預見樓市下行的影響,並不抗拒透過寬鬆的房策去調節樓市的跌勢。

新盤 負溢價
(圖片來源:美聯物業)

故《施政報告》有望提出「減辣」或扶助樓市措施,至少或會有類似續推「消費券」的振興經濟措施。如果十月有重大利好消息公佈,將對沉寂已久的樓市起巨大的提振作用,屆時或出現明顯轉勢訊號。

布少明強調,現時本港市況雖然較早前明朗,但仍存在不少變數,後市走向還看通關的發展及《施政報告》內容,但是相信隨著兩大新措施的推出,樓價跌幅會減慢,甚至先跌後穩,暫時仍然維持全年樓價跌8%預測,如《施政報告》有好消息公佈,樓市或轉現「價穩量升」的勢頭。

若防疫及房策有利好消息,料第四季一二手交投有望回升。新盤方面,預期第四季一手成交宗數有望回升至3,800宗,按季回升逾5%;二手成交有望達1.2萬宗,按季升近5成。

如防疫及房策未有利好消息,樓價跌幅或進一步擴大,交投則持續低迷,屆時第四季一手成交宗數有機會跌至約2,600宗的低水平,按季跌近28%;二手成交宗數則有機會下試8,000宗水平。

延伸閱讀:多圖|杭州Omakase大陸海鮮扮日本貨 淘寶核幅射清酒招呼全國網紅?

延伸閱讀:租盤多圖|屯門500呎「桑拿房」月租$6,800 網民:似豬欄扮屋多啲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美聯物業、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