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戰揭防線缺口.上】停滯不前的建院計劃 20年僅增1,000餘公院床位 200張隔離床位從沒出現|2047團隊

【疫戰揭防線缺口.上】停滯不前的建院計劃 20年僅增1,000餘公院床位 消失的200張隔離床位|2047香港說明書

社會熱話

廣告

新冠肺炎由武漢起始至今歷近半年,雖近日香港再無新增本地個案,但累計已逾千宗的確診為本地醫療系統所帶來的一次壓力測試,結果卻總是令人膽戰心驚。數月來,前線醫護面對防護裝備不足,醫院處理傳染病的負壓病房供不應求等問題都在這場戰「疫」表露無遺。而公私營醫療在疫症下的責任及資源(再)分配,本地醫療系統能否及時調整,更是下一波疫症前需要思考並處理的課題。畢竟誠如多位本地及海外學者所言,現在不過是中場休息而已。

在肯定醫護人員努力的同時,我們嘗試邀請兩位身在廟堂的醫護專業,剖析這次防疫抗疫工作所引伸的經驗與不足,反思香港醫療政策及傳染病防治體系,從而協助香港社會面對不可預知的挑戰。

撰文:2047香港說明書|圖片:中新社、政府新聞處|特別鳴謝:郭家麒醫生、李國麟教授

畢竟要贏得戰「疫」,從來是「多算勝,少算不勝」。

「香港醫療制度的問題,並非根基打不好,而是中途崩壞。」
——郭家麒醫生 (立法會新界西議員)

疫情爆發前 公院爆滿已是常態

醫療系統與我們身體一樣,健康時都不會想到它的狀態如何。大部分人日常哪會顧慮到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方式是否正確?只會在生病、受傷之時,才會意識到身體健康的珍貴。同樣,社會的醫療系統一樣,健康強壯的人,沒有需要到醫院見醫生,大概不會思考香港醫療系統到底有多崩壞。但一場 「武漢肺炎」,才令社會大眾關心起醫院的狀況,才會了解香港如此富裕、文明的社會,竟會出現醫護人員會口罩不足、防護衣物需重複使用;床位會不足夠,確診患者會因為「醫院無位」,而要在家中等入院。

【疫戰揭防線缺口.上】停滯不前的建院計劃 20年僅增1,000餘公院床位 200張隔離床位從沒出現|2047團隊

其實,在沒有「武漢肺炎」的日子,公營醫院「爆滿」是常態:10個床位但有13位病人;急症室等幾小時;病房加床加到走廊位置,擠迫得護士連病床也難以行近;骨科新症病人由排期見醫生到換骹做手術需時11年。

可能不少人有聽說過公營醫院的慘況,所以稍有能力的人都會買醫療保險,有事入私家醫院⋯⋯香港有12間私家醫院,長期只有一半至6成入住率,但公營醫院病人卻「等到死」。到底香港的醫療體系出了什麼問題。

醫管局成立 為解決市民醫療困難

香港醫療系統被詬病:床位不足、手術輪候時間漫長、長期病藥物要自費、公營醫院人手不足⋯⋯這些問題存在已久,討論很多,卻從未得到解決。政府以厚顏無恥的態度對待,興建醫院的「第二個十年計劃」「講咗就當做咗」,令問題繼續存在。

香港醫療制度的問題,並非根基打不好,而是中途崩壞。就由回歸前說起。

殖民政府把英國NHS國民醫療計劃的精神引入香港,政府有責任利用公共資源為市民提供醫療照料。政府不要社會出現「無錢無得醫」,確保有需要的市民都會有藥物受到治療。香港人最自豪的,是當時作為殖民地城市,香港不同於內地城市,醫生會在手術台上要病人先付費才繼續進行手術。

接近回歸之時,1990年醫院管理局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成立,接下來自1991年12月起,負責管理全港公立醫院及相關的醫療服務。當時醫管局有足夠資源,提高公營醫院的服務水平,提供吸引的條件留住醫護人才,同時縮短病人輪候手術的時間。當時政府的目標,仍然是解決市民的醫療困難。

可是回歸後金融風暴,政府開始偏離此原則。醫療預算成為政府次要考慮的開支,醫療撥款開始減少。

圖以私院擔起醫療責任 資助市民買保險

2004年周一嶽上場後明顯改變楊永強對公營醫療體系的定位。楊永強清楚知道公共醫療的目的,他要香港的醫療水準及得上國際水平。可是周一嶽上場後,一反過去的宗旨與態度,要把病人推出公營醫院門外。大幅賣地建私家醫院,圖以私家醫院擔起社會的醫療責任。

【疫戰揭防線缺口.上】停滯不前的建院計劃 20年僅增1,000餘公院床位 200張隔離床位從沒出現|2047團隊
圖為2003年9月,楊永強醫生巡視瑪嘉烈醫院隔離設施。

醫管局又於2003 年開始制定其藥物名冊,把市民需要又有醫療效用的藥物排除於外。至今藥物名冊是長期病惡者的惡夢,令不少癌症、長期病患者要自費購買藥物。有能力者要傾家蕩產,維持生命;無能力者,只可以用次等藥物,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2008年政府進行醫療改革第一階段公眾諮詢,當中提到「用者自付」的概念。到近年才落實行的自願醫保計劃,政府寧願用公帑資助市民買保險、變相資助保險業,都不願老老實實地負起照顧市民醫療的責任。

20年僅增1,000餘床位

而公營醫院的建院計劃就停滯不前。政府連自己制定的《規劃標準與準則》,每千人口要有5.5張病床的準則,至今也望塵莫及。1997年香港人口約650萬,醫管局有病床27,105張;2017年本港人口約740萬,醫管局有病床28,329張。二十年間人口增加了90萬,但病床只增加了千多張床。回歸至今23年,香港只有將軍澳醫院、天水圍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及啟德兒童醫院落成。但前三間都只是小型醫院、提供的專科不全面;兒童醫院亦只接受轉介的兒童個案,不設急症室或普通科門診。

相對用於大白象工程,政府用於醫療開支絕對是吝嗇。公共醫療佔國民生產總值,由回歸初期的3%,一度跌至2.5%,近年才維持於2.8%。可是現時社會結構有所不同,人口老化,對於醫療服務的需要大幅增加。香港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將會由2018年的17.9%,急速上升至2036年的31.1%;到2066年,會達到36.6%;即屆時每2.73人,就有1人是65歲及以上長者。香港又沒有全民退休保障,長者人口大增,對於公營醫療系列將會構成極大的壓力。

消失的200張隔離床位與2座傳染病大樓

一場肺炎,曝露香港醫療制度的殘缺,政府投放不足。當年沙士之後,3份檢討報告都提出香港要增加傳染病用的隔離病床。原本計劃興建3座傳染病大樓,增加300張床位的鴻圖大計,因為醫管局「山頭主義」的行政問題下,17年後只有建成瑪嘉烈醫院的傳染病中心,只有100張隔離病床。

風平浪靜的日子,大概這件事也不會被提起。在「武漢肺炎」疫情之下,失蹤了的傳染病大樓就再次被提起。如果今時今日有300張隔離病床病床,又哪會有確診患者與長者同困劏房中而無法入院?未康復的病人要被建議回家休養,令同住家人承受被感染的風險?

短視的醫療政策 苦了病人和醫護

現時非緊急服務因醫護人手、防護物資與床位嚴重不足而暫停。可預見的是肺炎疫情過後,醫護人員仍未可喘息。本身己經大排長龍的各項專科手術積壓再積壓,輪候時間本身以數年計,一再積壓延期,既苦了病人,亦苦了醫護。

政府處理醫療制度的問題,絕對不是以醫者角度,想要治癒病人。歷任特首、食衞局官員只是抱住「不要我孭鑊就可以了」的心態,只是用「紗布、繃帶」遮住傷口了事,卻不處理病源、不施予手術、不對症下藥。平日害慘的,是病人與醫護;今次肺炎疫情,害慘的更包括全港市民。

林鄭月娥為首應對疫情的督導委員會,經常口口聲聲說聽取專家意見而行。但實質對專家所言充耳不聞。拒絕對中國封關就是最佳例子。香港由病源引入到社區爆發,全然因管治失當而成。主因是政府把異於他們主張的聲音都視為敵人,只聽取單一、小圈子世界內的意見。對於意見「對人不對的事」,選擇性收聽意見,在防疫之前先考慮國家顏面,把政治凌駕防疫,犧牲的是全香港人。

香港今次防疫工作「前門救火,後門失火」?詳見下文:【疫戰揭防線缺口.下】公私營雙軌制交白卷 資源失衡失效 公營醫療幾近崩潰|2047香港說明書

相關文章:沈旭暉:香港議題非中美談判重點 美國難以取消《香港關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