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第二階段消費券優惠 點使最多著數

社會熱話

廣告

第二階段5,000元消費券,於8月7日開始派發,市民無論揀用哪一個儲值支付工具接收消費券,首期都會先獲發2,000元。不只是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推出不同的消費優惠,部分商戶為把握今次消費券帶動市民消費意欲的機會,亦額外加推吸引的優惠。面對五花八門的優惠,要如何做個精明的消費者,賺盡每個優惠?

在收取首期2,000元後,選用支付寶香港AlipayHK)、BoC Pay、PayMe、Tap & Go「拍住賞」或WeChat Pay HK領取消費券,都會在10月1日再收到3,000元。

至於八達通要分開三次派發,即10月1日再派2,000元,當合資格消費滿4,000元,則最快可於12月16日領取餘下1,000元。

在領取消費券後,若已準備好行街大肆購物,在購物時可留意不同商場都有推出不同優惠,包括消費滿指定金額可獲現金券、參加抽獎,或賺取商場會員積分等。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消費換250元商場優惠券

當中九龍倉置業(01997)旗下兩大商場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登記商場會員計劃,以電子消費每滿指定金額,可換領該商場的優惠券。

下次在指定商戶消費時使用,最高可享半價優惠。

在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用電子方式付款,簽賬滿1,500元,可以換領100元購物優惠券、50元及100元美食優惠券各一張。

另外,新世界發展(00017)旗下尖沙咀旗艦商場K11 MUSEA,則與BoC Pay合作,至8月31日或之前,用BoC Pay於K11 MUSEA簽賬,按消費金額劃分,最高可以獲2,200 K Dollar。

每1 K Dollar可用作1元現金使用,在參與計劃的商戶或合作夥伴交易時用作支付。

新鴻基地產(00016)和恒隆地產(00101)旗下商場就分別搞抽獎活動,分別抽iPhone 13 Pro智能手機、電子購物禮券,或會員計劃積分等。

若想把消費券幫補日常開支,留作購買日用品,多家連鎖超市或個人護理店,均趁政府派消費券,推出各式優惠。

(圖片來源:中新社)

買超市禮券額外贈現金券

其中,百佳超級市場推出消費券早鳥優惠,在該門市購買50元禮券滿1,500元,即一次過買30張50元禮券,便多送四張50元優惠券。

該四張50元優惠券,分別為三張百佳門市優惠券,以及一張百佳網店優惠券。

門市優惠券於百佳門市購物滿150元或以上時使用,可抵扣50元,每次只限使用一張。

網店優惠券則限於百佳網店購物時使用,消費額門檻較門店高,須消費滿800元,方可使用一張網店優惠券。

要留意,此早鳥優惠至8月18日止結束,50元優惠券的到期日較短,為2022年8月25日。

另一間連鎖超巿惠康,亦推出類似的現金券優惠。

在9月1日或之前,在該超市購買現金券滿1,000元,送50元購物現金券;買滿2,000元,送120元購物現金券。

值得一提,是消費券可用作買超市現金券,並沒有違反消費券的使用條例。

部分零售商則提供即時折扣優惠。若在屈臣氏門市用BoC Pay付款,由即日至9月30日,消費滿300元即減30元;滿550元即減60元,每位BoC Pay用戶可享此優惠兩次。

萬寧方面,倘若使用八達通、支付寶香港、WeChat Pay HK、PayMe或BOC Pay,由8月7日至9月30日購物滿288元,即時扣減28元;購物滿388元,扣減50元;購物滿688元,可減100元。

此外,還有八達通儲印花活動,用戶使用已登記消費券的八達通卡,每次消費滿200元或以上,可獲印花一個。

用戶集齊八個印花,便可賺取50元八達通增值額;當累積印花達12個,可以再賺取150元八達通增值額,合共賺200元八達通增值額,各設100萬個名額。

便利店送優惠券

最後,提提登記用八達通領取消費券者,需要用已登記計劃的八達通卡拍卡,領取消費券。

拍卡地點可揀選指定連鎖便利店。當中在7-Eleven分店拍卡,可獲贈兩張3元優惠券,凡購物滿30元即可使用一張,該優惠券有效使用期至8月18日。

另由週日起至8月13日期間,凡首次於OK便利店以八達通成功領取首期2,000元消費券,將額外獲贈總值20元OK現金券。金額雖不多,但也可為消費券額外增值。

消費券不適用9類交易

消費券適用範圍包括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的實體及網上店舖;然而,亦有不適用的九類交易範疇。

(一)政府收費(例如稅款、罰款、牌照費、隧道費、停車咪錶);
(二)公用事業收費(即水、電、煤氣);
(三)公共機構收費(例如醫院管理局、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房屋協會);
(四)教育開支(即提供本地及非本地課程的中小學,以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學的收費);
(五)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例如保險);
(六)捐款(包括慈善、宗教及政治組織);
(七)直接向非本地商戶購物(包括於本地透過非本地網上平台購物);

圖片來源:中新社, 新傳媒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