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有腫塊凸起?了解小腸氣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腹部有腫塊凸起可能是小腸氣 經常運動反成高危族群|周穎欣醫生

職場

廣告

腹部突然有腫塊隆起,偶然會感到痛楚?你可能患上「小腸氣」了!以為「小腸氣」是腸道有氣體,只要「放屁」就可解決問題?那就錯了。其實「小腸氣」並不是指小腸有氣體,但如果將病情置之不理的話,嚴重更會導致小腸壞死!到底什麼是小腸氣?成因又是什麼?在此為讓我與大家分享一下。

撰文:周穎欣醫生| 圖片:Unsplash

小腸氣的正式名稱是「疝氣」(Hernia),患者的組織或器官內臟從腹腔的缺口凸出,形成小腫塊。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腹壁有保護腹腔內臟的作用,但當腹壁出現異常缺口,就有機會導致內臟移位,令小腸從缺口跌出腹壁,形成疝氣。

老人家、長期咳嗽者是小腸氣高危族群

造成小腸氣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因素。先天性小腸氣主要為肚臍疝氣及腹股溝疝氣,屬嬰兒於出生時有腹璧、腹股缺損的問題。而後天性小腸氣則因為腹股溝內環和腹部肌肉退化或受創傷,而導致腹壁變得薄弱鬆弛。如部分患者因長期舉重物或患有慢性咳嗽等,更會加重腹腔壓力,令腹壁容易形成缺口空隙,增加內臟跌出腹壁的風險。

其實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上小腸氣,但長者尤為常見,原因是長者運動量少,導致腹壁肌肉退化變弱,再加上免疫力較差,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其腹腔壓力又會因長期咳嗽而增加。換句話說,年紀愈大患小腸氣的風險就愈高。

以下為小腸氣高危族群︰

  • 長者(腹壁退化)
  • 長期咳嗽者(腹腔壓力較大)
  • 長期便秘者(腹腔壓力較大)
  • 孕婦(腹腔壓力逐漸增加)
  • 經常運動者(姿勢或用力不當會加重腹腔壓力)
  • 曾經進行腹腔手術者(腹肌變弱)

小腸氣病徵不明顯易忽視 嚴重恐致腸壞死

一般來說,小腸氣的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咳嗽或抬舉重物時,腹部會有明顯突出的腫塊,當躺臥或稍作按摩後搓揉後就會縮回去,而患者並不會感到痛楚。還記得曾有一名患高血壓的中年男士在覆診時,順道告訴我他腹部有小泡突出,情況發生了好幾個月但並無痛楚,他亦沒有多加理會。臨床檢查後證實是小腸氣,小泡是因小腸被卡住而引致凸出的腫塊。

不過,並不是所有小腸氣都可以置知不理。 如果腫塊持續卡住、出現紅腫或感到痛楚,就要立即求診。若然氣置之不理,有機會令小腸卡住或發腫,進一步造成小腸梗阻,嚴重更會令小腸缺血甚至壞死。屆時就需要立即進行手術並切除壞死的腸,後果不堪切想!

小腸氣一定要做手術嗎?

雖然,小腸氣十分普遍,但目前為止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患者並不能靠藥物或飲食治療去根治小腸氣,而且小腸氣也不會自然痊癒。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小腸氣修補手術十分簡易且安全,成功率非常高,復發率平均只有1%。小腸氣修補手術有兩種,分別為傳統開放性疝氣修補手術和腹腔鏡疝氣修補術。傳統開腹手術會先於患處皮膚上開一個5-10cm的切口,再進行修補手術;而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則需要於開2-3個切口置入腹腔鏡儀器,再進行修補手術。腹腔鏡手術屬於微創手術,診斷治療也愈來愈成熟,比起傳統開放性手術,它造成的創傷更小、修補更徹底,而且復原期更短。

腹部有腫塊凸起?了解小腸氣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小腸氣十分普遍,但目前為止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患者並不能靠藥物或飲食治療去根治小腸氣,而且小腸氣也不會自然痊癒。(圖片來源:Unsplash)

手術後,病人只要保持傷口完好及乾爽,避免提舉重物或其他太大的動作,免得影響傷口復原。一般來說,普通疝的手術康復時間為1個月,特大疝約3-6個月,傷口康復無痛後就能恢復正常運動了。若果手術後出現傷口痛楚加劇、紅腫或滲血等現象,就要及時通知醫生診治。

事實上,小腸氣是由於長期腹壓增加或有缺陷所致,因此要預防小腸氣形成或復發,就要小心預防呼吸道疾病,減低腹內壓增加的機會。另外,平日不要過量進行令腹部受壓的運動,如舉重、仰臥起坐等,如發現腹部無故有異物凸出時,建議立即找醫生診治。

延伸閱讀:胃酸倒流食胃藥未必最有效 醫生教你正確舒緩方法|周穎欣醫生

延伸閱讀:脫髮問題男女都會發生 別信偏方搽白蘭地生髮 醫生教你幾招防脫髮秘訣|周穎欣醫生

免責聲明:上述資料 (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超鏈結和其他資料) 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醫療、診斷或專業建議。保誠保險有限公司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以上任何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如有需要,請儘快尋求其他醫療建議,切勿忽視或延遲尋求醫療建議 / 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