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Week系列之二|WeLab由金融開始 走進生活場景

Fintech Week系列之二|WeLab由金融開始 走進生活場景

職場

廣告

日常生活之中,我們經常需要使用金融服務,然而交易未必一定在銀行發生,而是滲透至生活各個場景之中,WeLab旗下業務已在逐步實現。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新傳媒編輯部、WeLab授權圖片

Fintech Week系列之二|WeLab由金融開始 走進生活場景
(圖片來源:WeLab授權圖片)

WeLab匯立金控創辦人兼集團行政總裁龍沛智(Simon Loong)指出,金融科技已不只應用於金融業,經已逐步走進各行各業。

集團投放大量資源於科技研發,最新的天冕聯邦學習平台,令個人私隱得到充分保護下,同時容許企業利用數據作出各種分析,科技勢將進一步改變世界。

WeLab近日與蘋果公司(Apple)指定授權經銷商豐澤推出「Apple產品好賞分期計劃」,用戶於全新的服務平台WeLab Pay購買Apple指定產品,可獲先扣減產品trade-in價後,才計算每月供款,即相當於用戶最多可享7折買Apple產品。

以買最新手機型號的iPhone13(128G)為例,trade-in價為產品售價的28%,扣除trade-in價後,用戶約以7折購入該手機。

Simon說:「顧客可於平台即時獲知批核結果,銀行服務不再局限於銀行,而是在生活場景中發生。」

Fintech Week系列之二|WeLab由金融開始 走進生活場景
(圖片來源:WeLab授權圖片)

科技員工佔三分之一

Simon出身於傳統銀行,先後在渣打銀行及花旗銀行工作,期間亦有涉足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及風險管控的範疇,本身對這個範疇有興趣,因此同時擁有金融及科技的底子。

當他辭工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碩士期間,fintech(金融科技)的概念剛剛在當地興起,他接觸到電子支付系統、網上申請貸款及網上開設銀行戶口等金融服務,完全毋須面對面接觸,令他感到相當有趣,並發覺其發展空間,觸發創業靈感。

「在身分驗證的過程中,面對面是其中一個數據點(data point),其實還可透過其他數據點進行驗證,甚至比面對面更加準確及安全,因為以多個數據點去做一個『假人』的成本非常高。」

WeLab於內地的累積用戶數目超過5,000萬名,他們全部經電子渠道開戶,未曾見過一面,反映面對面並不是必要的驗證過程。

Simon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夥伴於2013年創辦WeLab,決心以金融科技改變行業環境,翌年已在深圳前海設立整幢技術研發中心,鼓勵開發不同的科技。

WeLab現時於香港、內地及印尼發展業務,三地的員工數目分別約為300多、500多及100多名,合共整體員工數目近1,000名,當中約三分之一是科技範疇的員工,技術研發中心亦已增至兩個。

目前WeLab合共推出六個業務單位,每個業務單位均緣於一種科技,分析借貸能力,成就了貸款業務,電子身分驗證技術,造就了虛擬銀行業務。

Fintech Week系列之二|WeLab由金融開始 走進生活場景
(圖片來源:新傳媒編輯部)

隱私計算技術獲多國專利

六個業務涵蓋三大板塊,分別是網上貸款,於香港、內地及印尼推出;銀行服務先於香港推出,並計劃推展至泛亞洲區;商業對商業(B2B)的純技術輸出,主力在內地發展,客戶逾700間機構,包括銀行、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各行各業。

「內地人口眾多,產生海量數據,不少機構未必有能力自行投資數據處理的平台,WeLab能為這些企業提供服務,讓他們以較低的成本,享用關於大數據的各項服務。」

WeLab現正積極研發隱私計算科技(privacy computing technology),推出天冕聯邦學習平台,該平台對外正式開源,通過協同開發、共享資源及管理代碼等大規模的群體密切合作,提高隱私計算各環節的技術發展效率,推動行業生態鏈更加完善。

「各個機構都擁有大量個人私隱的數據,然而不能隨便使用,尤其不能洩露給第三方,其實要避免侵犯私隱,除了完全不用以外,還可以透過科技解決問題。」

該平台的隱私計算技術已經獲得多個國家專利,能夠充分保護各方用戶數據安全,打破數據孤島,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同時,深度連接各個合作方,實現跨數據、跨行業的合作共贏。

「在這個平台之上,兩間或以上的機構,或者同一機構下的不同業務單位,可以在此整合數據,而數據本身從未離開本身的機構,讓私隱得到保障。」

疫情維持近兩年,人們由線下走向線上,習慣於線上處理生活大小事,包括點餐、購物及進行金融交易等。

去年,本港疫情先後爆發數波疫情,全港整體貸款申請宗數稍為下跌,然而WeLend業務增長近五成,反映出人們未能親身到銀行申請貸款,轉而透過網絡渠道完成;今年9月,WeLab的整體貸款業務,包括WeLend及WeLab Bank,按年增長達一倍。

「貸款業務增長的同時,WeLab整體壞賬比例創出歷史新低,反映我們吸納到優質客戶,而他們的貸款金融亦較高。」

Fintech Week系列之二|WeLab由金融開始 走進生活場景
(圖片來源:WeLab授權圖片)

智能理財顧問服務

WeLab於2018年進入印尼市場,隨著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和網上金融服務普及化,印尼市場的流動貸款平台Maucash,在去年錄得超過五倍的業務增長。

印尼市場業務經已達致收支平衡,開始有利潤,而當地人口眾多,在普惠金融的概念下,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集團將增加投入發展,同時開拓東南亞其他市場。

今年3月,安聯集團旗下的安聯投資(Allianz Global Investors),與WeLab Bank已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

WeLab Bank計劃與安聯投資共同研發財富管理科技方案,為用戶帶來無縫、智能的理財顧問體驗。

當服務正式啟用時,WeLab Bank將成為亞洲首間虛擬銀行推出此智能理財顧問服務,並預計明年率先在香港推出此項服務。

在不久的將來,透過「跨境理財通」將此項智能理財顧問服務入駐粵港澳大灣區,為7,200萬大灣區居民提供理財產品和服務。

「現時只有富裕人士才能享用財富管理服務,例如高淨值資產人士,普羅大眾的資產較少,未能享用高成本的服務,但他們也有相關需要,所謂『少有少做、大有大做』。」

不少年輕人期望「上車」,惟在儲蓄方面,往往是儲不得其法,如果科技能夠協助達成目標,包括設定各種KPI、推介理財產品,以及全天候追蹤,有效令讓年輕人達標。

WeLab於3月獲保險及資產管理公司—安聯集團旗下的數碼投資部門Allianz X領投近6億元 (即7,500萬美元),自集團於2013年創立以來,累計獲得逾46億元(即超過6億美元)戰略融資。

WeLab的投資者包括建銀國際、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際金融公司(IFC)、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Khazanah Nasional Berhad、長江和記TOM集團,以及紅杉資本等。

多年前,WeLab經已成為獨角獸,近期未有公布最新估值,但曾經發表上市計劃,不過已經擱置。

「我們對上市抱持開放態度,正在研究各種可行性,計劃於明年再作深入研究,現階段未有具體時間表。」Simon說。

Fintech Week系列之二|WeLab由金融開始 走進生活場景
(圖片來源:WeLab授權圖片)

南北機會處處

Simon樂見香港愈來愈多人創業,他認為有志創業的人,先搞清楚創業的原因何在。

「如果答案是希望更加自由,這並不是好原因,因為創業隨時比打工更忙,有可能是24 x 7工作。」

近年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扶持初創,建立起良好的生態圈,包括科技園及數碼港等,除了批出資助外,同時為創辦人提供訓練課程(mentorship program),讓他們裝備自己,發展事業。

「香港是一個很好的市場,讓初創測試產品,但市場規模始終有限,故當業務發展,必須要衝出香港找尋機會,可以考慮北上大灣區,再發展內地市場;或者南下進入東南亞市場,無論往北或往南,都潛藏很多機遇。」

Simon指出,香港法制建全,對知識產權及其他各方面提供良好保護,非常有利於初創打好根基,若能在香港取得成功,再到其他市場發展,認受性也會較高。

延伸閱讀:明知騙局都照投資?為好玩炒「Scam幣」賺1,013萬港元 成為「5分鐘」千萬富翁後得出這個結論!

延伸閱讀:內地女校長為課金遊戲 詐騙家長、朋友逾6,000萬 最終拋夫棄子畏罪自殺 老公為四川司法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