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率

【年金保單】年金率、內部回報率係咩意思?三個年金概念大解構|劉啟明

保險

廣告

坊間不乏年金產品資訊,鼓勵港人及早籌備豐盛退休生活,訊息大多是正面且有利可圖,但甚少提及買年金保單時應注意的事項。筆者將道出三個重要的年金概念,投保人應考慮清楚後才投保,以免理想及現實出現太大落差。

撰文:劉啟明|圖片:unsplash、中新社、新傳媒資料室

買年金保單要留意甚麼?

讀者劉小姐今年35歲,現職幼兒園教師,月入20,000元。公共年金的推行無擬提升了大眾對退休生活的重視及追求,同時亦為私營年金帶來競爭及商機。她打算為年屆65歲的媽媽,投保一份即享年金保單,讓她即時得到穩定的退休收入。但坊間對年金率、內部回報率、時間值等都有不同的評論及見解,故來信詢問投保前應注意的地方,做個精明消費者。

概念一 :年金率 (Annuity Rate)

假設投保即時年金100萬元,年金率7%,是指每年向受益人派發年金70,000元,年金的總價值就會下跌至93萬元。在「息除本減」的概念下,受益人只要一直生存並連續領取約15年,就可以全數取回100萬本金了。很多市民都誤會了7%是每年宣派的回報率,並以複式增長直到永遠,這是錯誤的。緊記年金率只代表從保單中「派發多少」,而不是保單會「增長多少」。

概念二:內部回報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嚴格來說,內部回報率並不等於一般所理解的回報率,背後需符合特定假設,例如投保人需持有保單一定年期、持有期間所產生的紅利不會出現負數、持有期間紅利需進行再投資等。它常見於金融學中,通常可透過財務計算機計算出來。政府公共年金之所以預測內部回報率有3%,是因為假設受益人一直領取年金達19年,而預測4%則代表領取了22年。

由此可見,只要領取年期愈長,內部回報率理論上會愈高。相反,假若受益人不幸早逝,領取時期很短,內部回報率甚至會出現負數現象。如年金產品沒有提供「保證入息期」的選項,領取早段出現負內部回報率的機會也較高,劉小姐應多加留意。

概念三:預期購買力 (Future Purchasing Power)

坊間私營延期年金為了鼓勵市民及早策劃退休生活,通常會教育「愈早開始,回報愈高」的概念。例如今天月供10,000元,30年後行使年金時預計每月領取16,000元,這種表達的確令人有豐盛感覺。以上表面上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卻沒有同時考慮購買力的概念。

假若這30年來通脹率都上升同樣的速度,那麼實際購買力其實沒有任何改變,將來退休生活的質素與今天無異,可見預期通脹率是影響退休質量的一個重大因素。所以,延期年金可說是一種抗通脹及有效照顧長壽風險的理財產品,而不算是一種創造高購買力的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