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池 醫療通脹 自願醫保 保險攻略

恐導致醫療通脹加劇 自願醫保高風險池消失 | 保險攻略

保險

廣告

保險攻略・高風險池】近日筆者身邊不少朋友都表示有意投保自願醫保的標準計劃,希望令自己及家人能夠有足夠的保障,但投保時保險公司要求填寫健康聲明,卻令他們覺得很奇怪,因政府推出自願醫保時,不是規定所有保險公司一定要受保的嗎?

撰文:李振豪|圖片:unsplash、新傳媒資料室、istock

其實推出自願醫保計劃過去最大的爭議,就是是否設立「高風險池」,讓身患重病的高風險人士亦可投保。
但自願醫保最終未有加入「高風險池」及「必定承保」要求,意味著高風險人士不能保證受保。

由於是以公帑設立「高風險池」,即用香港納稅人的錢去為長期病患者提供保障,故「高風險池」的成立,一直存在反對聲音。

恐導致醫療通脹加劇

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公帑應用於加強公營醫療服務,如提高醫生、護士的待遇,多購醫療設施,而非用於推動私營醫療保險市場的發展,像政府變相推介私營醫院服務。

政府為「高風險池」提供款額,高風險人士保單的所有保費支付、索償和負債都會歸入「高風險池」,任何償付時不足之數,將由政府撥款支付,這對政府將是一個長遠的沉重負擔,即使形式上是將患病者由公立醫院轉到私立醫院。

按2012年固定價格計算,由2016至2040年的25年間,「高風險池」運作的成本總額約為178億元,但收取的保費估計只有135億元,政府需要補貼43億元,這還未計可能導致私營醫療服務被濫用。

長遠而言,醫療服務使用率的上升,會導致醫療通脹加劇,最後造成保費水平大幅增加的惡性循環。

政府聲言未放棄

因此,政府與各保險公司達成的終極協義,自願醫保扣稅草案在4月1日推出,但就沒有包括「高風險池」和「必定承保」。
對此,政府一再強調計劃並非「醫療改革的所有」,並稱重點在於增加市民信心使用私家服務,將公營服務留給有需要人士。

現時計劃雖並無設立「高風險池」及「必定承保」,但政府聲言並未放棄,只是諮詢時仍未達成共識,未來會再研究和重新評估「高風險池」的影響和其財政模式,希望能推出一個「優化版本」的自願醫保計劃。

無論如何,現在推出的自願醫保計劃是經公眾諮詢後「最低要求」修訂,承保的保險公司可按固有的標凖去核保,從而拒絕高風險人士投保,或在保障上加上不保事項,或加保費才接受投保申請。

所以若是屬於高風險人士,投保時最好向經驗豐富的保險顧問查詢,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