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滑板

香港人自家品牌 電動滑板攻歐美亞洲市場 | Startup

創業

廣告

【Start Up新世代】讀者不難發覺,街上不時有人以電動滑板及平衡車代步。不過其實香港法例並不容許在街上使用這些代步工具。 外國法例與香港不盡相同,歐、美國家對電動滑板的規管較為寬鬆,經已蘊釀出龐大的市場需求。

撰文:梁彩鳳 | 圖片:潘志聰、Koofy提供

體感控制專利技術

酷飛發展有限公司(下稱Koofy)的香港科技園旗下科技創業培育計劃的公司之一,主力研發電動滑板,並陸續打開歐洲、美國及亞洲市場。

酷飛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頌棋於加拿大取得市場學及電腦學士學位,以及科技傳理學碩士銜頭,其後回流香港,在電子消費品公司擔任產品經理。

馬頌棋說:「工作期間,幾乎所有電子消費品都接觸過,獨欠我個人喜歡玩的電動交通工具,於是萌生創業念頭,於2014年成立Koofy。」

自家品牌產品Surfwheel

酷飛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永通擁有電腦科學學士學位,於大學三年級已開始創業,先後開過數間公司,包括天使投資公司。

廖永通說:「天使投資公司投資在具潛力的新創公司,我發覺Koofy極具發展空間,於是透過天使投資公司投資,同時成為創辦人,身兼兩職。」

Koofy以50萬美元的資金起動,研發電動滑板,於2016年中正式推出市場,並率先銷售逾1,000部,以收集市場意見。

Koofy的自家品牌產品Surfwheel,採單輪設計,內置陀螺儀配合自動平衡系統及壓力傳感器,可偵測滑板的傾斜度,隨身體的擺動前進,公司就這種「體感控制」技術取得專利。

準備在連鎖店全線推出

Surfwheel的輪胎設計特別,坑紋沒有一條完整的直線,故可讓用家體驗陸上衝浪及滑雪的感覺,可在硬地和草地上使用,更可上2吋高的壆,一般的電動滑板及平衡車都不能做到這樣的效果。 Surfwheel現時有RI及SU兩種型號,分別配備500W及250W馬達,最高時速分別達20及18公里,定價799及599美元。

Surfwheel先在歐洲、內地及日本推出,並將於4月、5月進入美國及澳洲市場。 去年底,Surfwheel在日本的電器連鎖店Bic Camera數間分店上架,2月旋即成為個人電動交通工具(Personal Electronic Vehicle,PEV)類別的銷售冠軍,品牌準備在該連鎖店的全線分店推出。

去年,電影《志明救春嬌》中,出現一幕主角余文樂教歐鎧淳玩Surfwheel的情景,是該片導演彭浩翔向Koofy借用。

馬頌棋說:「其實每天都有人問在香港哪兒可以買到Surfwheel,但我們暫不主攻本地市場,而是放眼更大的全球市場。」

9月推出兒童專用型號

除了以Surfwheel品牌生產及銷售外,Koofy走多品牌策略,將技術授權給不同品牌,合作推出電動滑板。 2017年10月,Koofy取得一張價值達1,400萬美元訂單,將於未來數年,為HX研發及生產逾50,000部電動滑板,供應歐洲及美國市場。

Koofy今年會推出四至五種新產品,包括7月推出可以摺合的電動滑板;9月推出兒童專用型號,以及具避震功能、可在草、沙及石地上行走的產品。

個人電動交通工具主要分為四大類,分別針對年輕人、兒童、以輪椅代步的人,以及作為運動用途,Koofy期望今年能在歐洲、美國及日本的運動用途類別取得冠軍位置。

電動滑板市場總值至少1000億美元

除單輪產品,Koofy日後還會推出雙輪、甚至是六輪的個人電動交通工具產品,研發原則是安全、易玩及具實際功能。

Koofy於2015年成為香港科技園旗下科技創業培育計劃的公司,另透過香港創新科技署的企業支援計劃獲得200萬元資金,同時獲快譯通創辦人譚偉豪投資。

馬頌棋說:「我們預期今年5月、6月期間,將達致收支平衡,並開始有利潤。」 所謂個人電動交通工具的市場,最早於1998年在內地出現,當時興起電動腳踏車。

時至今日,對比個人電腦及手提電話市場,個人電動交通工具市場仍處於黎明期,具有龐大的發展空間。

「市場估計,個人電動交通工具市場總值最少可達1,000億美元,若Koofy可取得其中1%分額,即約10億美元,已經是相當龐大的生意。」馬頌棋說。

馬頌棋於加拿大完成學業後,先在當地顧問公司擔任顧問工程師之職,當時他擁有私人房間,向著海景,逢星期五不用上班,平日也是彈性工作時間。

為工程師提供最佳待遇

他返港後,先後在兩間公司出任產品經理共十年,這段期間,他發覺香港的工程師不被尊重,地位不及經理,令創意空間減少。

雖然馬頌棋當時是產品經理,身兼工程師及經理的職責,因此待遇才較佳,不過創業後,他決心要為工程師提供最佳待遇。 現時Koofy合共聘用七名工程師,包含不同國籍,主要在港工作,經常要到內地的廠房出差。

「我們致力成為有價值的公司,期望一、兩年後,公司進一步成長,能夠讓每位工程師擁有獨立辦公房間,每週只需上班兩天,其餘時間可自由選擇工作模式,包括在家,或透過不同渠道與消費者溝通,發揮無窮想像力,設計出更佳產品。」馬頌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