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協議傾掂數 港股仍然難轉運 最大隱憂依然未解決|傅允軒

投資

廣告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10月4日發表講話,聲稱由於內地未有完全兌現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排除對內地開徵新的關稅以作懲罰。對於戴琪言之鑿鑿,市場憂慮中、美貿易關係再度惡化,一度拖累港股大跌。

撰文:傅允軒| 圖片:iStock

 虛擬銀行優惠|Mox Credit推套現服務 借2.5萬收費10元
(圖片來源:iStock)

然而,隨美國再次推動習拜會面,身體之誠實跟戴琪的口說差天共地,市場當然選擇相信身體。上週四(7日)港股由低位反彈,炒的就是「習拜會」,期望中、美關係有改善機會。

筆者認為,美國目前正面臨滯脹壓力,而貿易戰正是造成美國不必要通脹的一大主因。

若美國總統拜登的思路仍清晰,應該巴不得立即撤消所有在特朗普年代對內地新徵的關稅。只礙於面子問題,做樣都要跟國家主席習近平商談。商談的內容並不重要,目標卻十分明確── 希望內地出多一點貨,幫助美國舒緩滯脹危機。

美國突然不停示好,背後的算盤,內地沒理由不知道。戴琪口說要懲罰內地,其實內地大可「代勞」,在特朗普原有對內地貨品開徵的關稅上,再開徵出口關稅,到時美國通脹再被推高,美國聯邦儲備局勢成騎虎。

不過,這等「攬炒」行徑,未必人人做得出,對於一直只是尋求穩定的內地來說,也沒有攬炒的必要。

美國在2020年為救市而推出量化寛鬆政策(QE),碰上近日供應短缺的問題,不禁令人想起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在相同的背景下所面對接近超級通脹的惡夢。

1981年列根總統上任初期,立即採取瘋狂加息的手段遏抑通脹。雖然短痛,卻換來長治。

相同的手段,今天卻未必可用。原因是當年美國的債務規模,遠遠不如今天龐大,今時今日要阻止超級通脹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不要讓問題發生。

如果聯儲局被迫再次採用列根年代的手段,在今天美國超高負債,以及長年依賴以債冚債的操作下,不難想像將會有難以想像的災難發生。

 爆煲接力賽|恒大之爆後 融創接棒 槓桿至少10,000億 拆解內房修飾負債的絕招
(圖片來源:istock)

勿忘恒大隱患未除

美國當然心知肚明,在聯儲局被迫落手加息之前,大可先掃除自己一手造成的貿易障礙。所以本欄上週已經指出,中、美出現某程度的協調並非沒有可能,這足以令聯儲局延緩加息。

若中美真的能夠掃清貿易障礙,是否代表港股就此轉勢回升?回升是會的,而且正在發生,但轉勢卻未必,畢竟目前還有一座大山未掃清。

中國恒大(03333) 危機發酵已有一段時間,目前最常聽見的分析,是恒大爆煲影響有限、恒大危機僅限影響中國云云,這令筆者嗅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味道。

那次金融風暴,泰國早在7月上旬已率先爆煲,但在泰國爆煲之後,港股一樣不停破頂,直到8月15日才正式開始下跌。

整個7月,中外傳媒都說風暴僅限東南亞,不會影響香港和美國。

但不知怎的,從泰國爆煲開始,燒燒下便燒遍整個東南亞,再燒到香港、俄羅斯,最終燒到美國,聯儲局被迫減息救市。

今天的環球經濟,比1997年更為一體化。萬一恒大真的爆煲,筆者不認為受影響的僅限於中國。而解決這個危機的最根本辦法,只有中央放寬對樓市的調控。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21|土地政策變天!地產股一致造好 大行看好香港地產發展:8隻地產股值得投資

延伸閱讀:施政報告2021|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 大量農地會被收取?大摩:供應過多會推跌樓市 2022年跌20%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