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曼效應與搭順風車的Free Rider 人力愈多動力愈低

林格曼效應與搭順風車的Free Rider 人力愈多動力愈低

投資

廣告

俗語有云:「人多好辦事」,但是人多,真的代表人人都辦事嗎?法國農業工程師林格曼(Maximilien Ringelmann,1861-1931)於1913年做了一個「拔河實驗」。他邀請了一群人,分成一人組別、二人組別以及多人組別參與「拔河遊戲」。
撰文:經一編輯部  | 圖片:iStock、Unsplash

拔河遊戲人愈多動力愈低

他發現參與的人數愈多,整體的力量並沒有隨之而增加,反而每個人付出的力氣愈少,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累加」效果。也就是說,在團體中,愈多人合作就愈容易有人偷懶,愈容易有人混水摸魚,不用付出努力卻能坐享其成。
另一方面,在一個團體中,個人就算付出很多努力,也較難得到注視或應得的酬勞。因此,團體行動往往比單獨行動怠慢,這個現象稱為「林格曼效應」(Ringelmann Effect),又稱為「社會懈怠」(Social Loafing)或「搭順風車問題」(Free Rider Problem)。

搭順風車問題 Free Rider無處不在

「搭順風車問題」(Free Rider Problem)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Mancur Lloyd Olson, Jr.,1932-1998)提出,他在1965年出版了著作《集體行動的邏輯》(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著作中談到在公共財政上,基於個人的理性與自利,自己參加團體與否,對團體的公共財政沒有整體的影響,自己不參加,卻可成為「Free Rider」而坐享其成,這就是「搭順風車問題」。
除非團體的成員不多,或有相關強制措施或特別誘因,使成員為共同利益而努力;否則,自利的個人,並不會為他們的團體利益付出。

在日常生活上,經常都會遇到「Free Rider」。在大學校園中,「Free Rider」更成為人見人憎的同學。當學生們進行小組作業時,常常因分工不均而引起爭拗,原因往往是有部分學生,由事前討論到資料搜集,再到撰寫論文;加上在課堂上作報告都十分賣力,務求取得良好成績。可是,有一些「Free Rider」既不積極討論又不用心撰文,甚至從不參與任何事務,在課堂報告當日才現身,分享同組同學的努力成果。
在辦公室內亦有不少「Free Rider」,例如「不肯換水的人」,飲水機的水被喝光後,或許怕麻煩而不「換水」就施施然走開,留待下一位需要喝水的同事來「換水」。或者正當想喝水時,發現飲水機已沒有水,寧願渴著不喝,也不肯付出體力去「換水」,留待其他同事處理後,就施施然去拿水,乘著別人的風「拿著數」,真正是坐享其成的典範。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