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2年勢必加息 大牛市已完?分析料溫和加息 美股升埋明年首季

投資

廣告

踏入12月,美股在高估值、變種病毒及加息憂慮下,一度重挫。在未來一年,這些因素將對環球投資市場有何影響?StashAway香港區董事總經理兼集團副投資總監梁穎瑩及信安資金管理(亞洲)高級投資策略師陳曉蓉都看好2022年首季的資產市場表現。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unsplash

早前,南非發現新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環球股市大跌。回顧當時的市場反應,梁穎瑩稱:「現時回想起來,市場確實有點超賣。」

她指出,市場陷入恐慌,因Omicron傳播力很強,傳播率比Delta高;加上,其「免疫逃逸」(immune escape)亦較Delta高,意味現有疫苗對於新病毒的有效率並不高。

惟相關研究及數據逐漸「出爐」,市場似乎不再擔心,這個病毒再一次導致全球經濟「停擺」。

Omicron「無料到」

在南非,25%的人口感染Omicron病毒,但入院率不高,入院後需要氧氣或深切治療的患者也不多。梁穎瑩表示,數據顯示,這個病毒的傳播力雖強,但並不嚴重,令新冠肺炎變得更似一個「普通疾病」。

「這帶來的啟示-2020年3月以來,各地政府的反應不一,對經濟體系最大的衝擊,當然是lockdown(封關),怕醫療系統負擔不來;故此,最能預測政府反應的數據是入院率及重症率。」

她續稱,如果以上兩項數據向好,意外政府無需再次封關,這對經濟的影響也不大,「市場反應有點過敏,屬短期反應」。

美國的經濟狀況,直接影響聯儲局的「收水」步伐。她相信,一旦將來再有類似傳播力強、但入院率低的變種病毒,聯儲局將不會出現加息憂慮,可以放心「收水」。

StashAway香港區董事總經理兼集團副投資總監梁穎瑩(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StashAway香港區董事總經理兼集團副投資總監梁穎瑩(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溫和加息

美股在變種病毒影響不明之下急挫,其後快速反彈,但又受到聯儲局較為鷹派的加息態度打沉,市況甚為波動。

梁穎瑩解釋,聯儲局的態度在短時間入「鴿轉鷹」,反映局方的施政焦點改變了,「重點由病毒、經濟增長、就業,轉為通脹」。

若按照以上的路線及推進,梁穎瑩預計,新冠肺炎不會再次令經濟癱瘓,而聯儲局對病毒的擔心不如以往大,當局料加快買債的步伐,開始訂出加息時間表;情況就如聯儲局於2013年和2014年完成量化寬鬆(QE),展開加息週期。

被問到當聯儲局「收水」,會否對股票市場帶來很大的衝擊,梁穎瑩提醒,聯儲局先會減少買債(tapering),而不是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與減少買債並不一樣,前者帶來的影響等同加息,「減少買債其實仍然會買債」。

因此,她估計,股市在未來幾個月的走勢仍向好,但可能「去到明年3月就完了」。

其次,市場的焦點在於,聯儲局的加息時間表及步伐。截至12月9日,根據芝商所FedWatch利率期貨工具,市場料2022年6月開始加息的機率為42.6%,但預計5月開始加息的機率有所上升,升至44.5%,意味市場相信當局會加快「收水」。

美國2022年勢必加息 大牛市已完?分析料溫和加息 美股升埋明年首季

日前鮑威爾指,2022年加息3次。

回顧過往的加息歷史,梁穎瑩形容,聯儲局今次的加息步伐溫和,料股市不會遭「血洗」;聯儲局加息的原委是美國經濟增長強勁,「所有經濟數據依然很強,市場應不用太擔心」。

她道出:

「在過去18個月,(聯儲局)印了很多錢,刺激股市上升,但在未來12個月,肯定不會出現去年的盛況。」

梁穎瑩指出,美股今年升了逾20%,當中都經歷了四次小型調整(mini correction),每次都只跌逾5%,並形容在牛市中屬正常的事。

惟她認為,下年可能出現跌10%的調整,又或調整次數較為頻密。

環球市場展望

陳曉蓉也看好明年第一季的股市表現,預計美國國債債息向上,股票實質利率負數,比較吸引,「第二季股票市場也不差」。

被問到對環球股市投資環境的看法,陳曉蓉表示:「成熟市場更好,例如歐洲及美國,尤其是美國,經濟都堅實(substantial)一點。」

至於亞洲、中國、日本的股市,陳曉蓉持「中性」的看法,料中國企業明年的盈利增長為13%;她又輕微看淡港股,因輕微看淡,企業明年的盈利增長可能只有11%。

她解釋,在環球主要股市中,市場的基本面、估值相對合理,因此也看好歐洲股市的首季表現。

「歐洲的財政政策繼續寬鬆,但有疫情憂慮,短期影響股市,但估值在正常市場中相對低。」

信安資金管理(亞洲)高級投資策略師陳曉蓉(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信安資金管理(亞洲)高級投資策略師陳曉蓉(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