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x推美元兌換服務 標榜匯率高透明度

理財

廣告

傳統在兌換外幣時,匯率由銀行設定並從中賺取差價,透明度較低。虛擬銀行Mox最近推出外幣兌換服務,是第三家推出相關服務的虛擬銀行,該行稱,其匯率採用市場的中間價,即是兩種貨幣買賣價格之間的中間點,不會作出任何調整,匯率可從網上搜尋得到,榜標高透明度。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儘管目前仍然無法外遊,但不論是投資或移居海外都仍有兌換外幣的需求。傳統銀行都有提供手機買賣外幣服務,但每家銀行的匯率差價各有高低,透明度低。

Mox推出的外幣兌換服務全天候7天24小時運作,稱以市場的匯率中間價來釐定匯率。

該行會從Morningstar獲取實時的匯率中間價,不會作出任何調整,直接於Mox App上顯示,用戶也可以在Google上找到這些匯率。但要留意,有關匯率並未包括貨幣兌換交易的相關費用,貨幣兌換費不多於實際賣出金額的0.15%。

Mox的外幣兌換流程也算簡易,客戶登入後選擇兌換,便可直接進行操作。以12月13日下午約6時的滙率計,1000港元扣除0.15%兌換費即1.5元後,可以兌換到128.02美元。

在進行貨幣兌換前,Mox將於客戶要求賣出的貨幣金額中扣除貨幣兌換費,該行目前只支援港元及美元之間的兌換,未來擬引入更多貨幣。

Mox客戶每天可以進行最多50筆外幣兌換交易,在單筆貨幣交易中可以收到的最高貨幣金額,為1萬美元或等值金額。

提供美元活期存息0.01厘

目前富融銀行和天星銀行都有外幣兌換服務,幣種選擇較Mox多,兩家銀行都支援港元、美元或人民幣買賣服務。

此外,富融和天星銀行都標榜客戶在兌換外幣時,不需要支付額外的交易手續費,但未有透露其匯率釐定的方法。

在交易時間方面,天星銀行和Mox都提供全天候24小時外匯買賣服務;富融銀行的外匯交易僅限工作日,星期一至五的上午9時至下午5時。

在兌換外幣後,天星銀行和富融銀行都為客戶提供人民幣和美元定存。其中,富融銀行的人民幣定存,3個月年利率有2.8厘,不設最低金額門檻。

至於天星銀行的人民幣定存年利率介乎0.3厘至2.5厘,起存金額等值1000元起。

Mox目前雖然提供美元兌換服務,但沒有美元定存服務,該行客戶的美元存款每日有0.01厘的活期年利率。

至於富融和天星銀行的美元定存,天星銀行12個月年利率有0.35厘,稍高於富融銀行最高有0.3厘。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研究指匯款隱藏收費高

除了透過銀行買賣外幣,跨境匯款公司也是不少人的選擇,因可以一併進行匯款。

據跨境匯款公司Wise此前引述獨立研究指,每年全球海外匯款所收取的隱藏收費,高達1500億英鎊(約1.6萬億港元)。

該公司解釋,消費者和企業在進行國際匯款時,往往要支付較高費用,主要是銀行和其他服務供應商除了按匯率計算,還經常加徵一筆隱藏費用。

其中,單是港人每年因匯款產生的費用超過390億元,當中,因傳統銀行和其他服務供應商設定較高匯率,須支付多280億元的費用;112億元則是外匯交易費用。

Wise早前亦下調由香港匯款至80多個國家的手續費,其中以匯款到美國減幅最高,達41%,以匯出1000元為例,最新手續費為7.02元;若匯款1000元到英國,新手續費僅6.32元,減幅亦達21%。

相比傳統銀行或其他服務供應商,客戶通過Wise向美國匯款1000元,收款人可望多取最高10美元。

富融年底前免匯出手續費

目前,富融銀行也有提供跨境匯出匯入服務,該行客戶可以接收來自各地的港元、美元及人民幣的匯入匯款,但匯款只可以匯出至內地。

要留意,如匯款人民幣至內地,按現時人民幣匯款規定,香港居民身份證持有人須匯款至同名人民幣戶口,且有關人民幣匯款每人每日的最高匯出金額為8萬元人民幣。

在今年底前,富融銀行豁免匯出款項的手續費,原本每筆交易的手續費為50元。

要留意,富融銀行的匯款時間有限制,只會於每個工作天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內處理匯出匯款轉賬指示,如於匯款交易截止時間後收到匯款指示,將會於下個工作日處理。

至於使用傳統銀行轉賬到海外,電匯是一種常用的匯款機制,好處是速度較快,但手續費也相對較高。

一般而言,以網上或電子銀行辦理電匯手續費,會較客戶親身到分行辦理便宜。

以滙豐銀行為例,經網上理財匯款會收取50元的電匯手續費;經分行匯款,則按客戶分層收費,個人綜合理財戶口電匯手續費達240元;最高端的滙豐尚玉賬戶會收120元的手績費。

要留意,電匯是採用按次收費的模式,以定額收取服務費,不論匯款金額都收取劃一的手續費,因此若匯款金額較大,選用電匯會較為划算。

延伸閱讀:「雙碳」國策撐腰 昆侖能源上半年勁賺204億 大行最牛睇$10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