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能準確判斷 美股下跌時刻

為何能準確判斷 美股下跌時刻|蔡嘉民

專欄

廣告

近兩週有不少讀者inbox筆者道謝,他們皆表示看到本欄2129期(2022年8月20日出版),那篇題為《不容對美股過分樂觀》文章,當中提到美股反彈浪已到尾聲。的而且確,該專欄撰於8月18日,而標準普爾500指數正好於4,300點水平便見頂,及後兩週連跌達1成!有讀者問及準確判斷的原因,因此打算於此欄分享。

(一)緊貼宏觀經濟狀況

除了多看《經濟一週》外,投資者必須留意環球央行的操作。

過去14年,環球股市節節上升,原因是甚麼?明顯就是美國聯邦儲備局推行量化寬鬆政策(QE)的貨幣政策。

自2009年起美國不斷開動money printer,把流動性注入市場中,導致股、債、商品、房地產皆上升。

本港樓市也不例外,美國量寬後,廣義貨幣供應(M2)上升,香港因為聯繫匯率關係,本地

M2也跟著升,而樓價與M2關係極為緊密,亦難擋升勢。

很多人投資失利會歸咎於運氣不順,或者心態欠佳。可惜,真正原因在於,不理解市場運作模式。

筆者發現很多人也不了解M2是何物,對市場影響有多少等。因此,要準確判斷市場,就必須學懂宏觀分析。而明顯地,美國不會這麼快停止「收水」,所以美股不容樂觀就是這原因。

為何能準確判斷 美股下跌時刻
(圖片來源:unsplash@nampoh)

(二)時刻保持逆向思維

很多新手投資者愛人云亦云,電視、報紙、討論區說甚麼,就跟著說、跟著信。

然而,放諸幾十年歷史,金融市場中,散戶十個有八個輸錢。即使是機構投資者如大行,分析報告也是50/50。

每年都會有人review過往的大行報告,發現他們並不如想像中準確,有些大行更是「燈神」。可惜,每次有大行報告發出來,散戶仍是愛看、仍是愛信。

金融市場大多時間屬於零和遊戲,不可能人人都是贏家,因此聽貼士、聽消息等做法註定失敗。

只有建立自己一套方法和一套系統,才能在資訊充斥的市場中,保持清醒、理性。

就如筆者8月中的專欄所講:「市場有機會於不久內又會出現相反消息,例如經濟數據欠佳、經濟數據差於預期云云,而重新審視加減息預期,屆時又會殺股民一個措手不及。」而於過去兩週,就完美應驗了。

重溫蔡嘉民程式交易入門課

(三)相信數據及量化分析

筆者一開始投資也是虧損居多,不過自從多看數據,以歷史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後,就成功扭虧為盈。

美股估值並不便宜,這是「你知、我知、單眼佬都知」的事實,奈何仍有股民天天問及「有甚麼美股值得all in」。

通漲高、衰退風險高、估值高等,都指向美股不會像過去兩年般爆升。所以,還是靜待時機比較好。

延伸閱讀:港女移民英國 留低40年聯名舊樓同72歲阿媽:請問點做稅務規劃?

延伸閱讀:2023公眾假期 | 日本通關懶人包:自製3個特長假期、農曆新年「請2放9」!

圖片來源:Unsplash@namp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