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涉逾170萬人研究︰染疫致心肌炎風險 高過打針 淋巴腺腫大增幅最多
心肌炎(myocarditis)是輝瑞/BioNTech新冠肺炎疫苗的罕見副作用,以色列一項涉及逾170萬人的大型研究,揭示了當中的風險究竟有幾高。研究指,打針後心肌炎增加的風險,為每10萬人多2.7宗——但反觀,感染新冠肺炎所增加的心肌炎風險,較打針更高,為每10萬人多11宗。
針後心肌炎年齡中位數25歲 大部分男性
結果發現,在已接種疫苗組別中,對比於無接種組別,心肌炎增加的幅度為每10萬人多2.7宗,但染疫後所增加的心肌炎比率更高,對比於無染疫組別,為每10萬人多11宗。美國UPMC匹茲堡兒童醫院的兒童心臟炎症專家稱,很多家長致電查詢打針與心肌炎的風險,「沒有人否定有風險,但我認為要看清楚一點,就是染疫(導致心肌炎)的風險較打針更高。」不過,研究再次證實年輕男性打針後較易出現心肌炎,指21宗心肌炎個案的年齡中位數為25歲,當中有19名男性。
淋巴腺腫大 帶狀皰疹 盲腸炎 錄增幅
至於其他副作用,已接種疫苗者出現淋巴腺腫大(lymphadenopathy)的機率增加得最多,為每10萬人多78.4宗;其次是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 infection),為每10萬人多15.8宗,以及盲腸炎(appendicitis),為每10萬人多5宗,其餘副作用風險未見提高。
多個「副作用」染疫之後仲易出現
至於染疫會提高的狀況機率,則以心律不正(arrhythmia)最高(每10萬人增166.1宗),其次是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每10萬人增125.4宗)、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每10萬人增62宗),以及深層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每10萬人增43宗)等。研究刊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內。
資料來源:AM730
立即加入經一Patreon共肥計劃
限時尊享85折! 全年訂閱慳更多
全新訂閱計劃內容將全面升級!由港股美股到加密貨幣,經一特別搜集業內專家撰文分析,深入淺出拆解脈絡。
利用Python 搵出強勢港股,成為經一會員即可體驗,無需編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