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班創業 80後創業 創業個案 Startup

兄弟班創業其利斷金 有人未夠一個月回本 有人月賺8萬 | 80後創業 | 創業個案 | Startup

創業

廣告

【80後創業 】三個創業個案都是兄弟班拍住上,共同努力向夢想進發。有人推行STEM教育,現在月月有錢賺。有3個好兄弟相約到泰國旅遊,發現商機,由網店到開兩間舖。亦有人因一次在樂器店打工的經歷,啟發推香港製造小提琴的念頭,與兄弟攜手創業,未夠一個月已回本。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新傳媒資料庫、STEAM Academy提供

【5個80後90後IT人創業 培育STEAM小創客 月月有錢賺】

近年全球吹起一股從小學習編寫程式(寫code)風,香港教育局亦津貼中、小學推行STEM教育,惟創科氛圍仍未成大氣候。五個「90後」及「80後」IT企業家,各斥資20萬元創辦STEAM Academy,以簡單教材及智能小遊戲,冀由培育小創客(maker)編程入手,為本港培育更多未來創科人才。

STEM代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分別由四個英文單字字首組合而來,近年則有加入A (Art)元素,而有STEAM這一名詞。 STEM教學模式的理念是融合科學探究、科技技術、工程設計與數學分析等不同領域,強調學科知識與實務技術的結合,讓學生體會運用工具及技能來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

STEAM Academy五位聯合創辦人包括「90後」的何朗曦(Samson),以及「80後」游萬銓(Steven)、杜柏濤(Patrick)、唐家麟(Ryan)及慕容志輝(Moses),五人年齡層介乎23歲至35歲。

說到因相識而萌生合夥創辦教學中心念頭,本身是資訊科技方案公司創辦人的Steven提及,自己與Samson和Patrick是就讀喇沙書院的師兄弟;Ryan和Patrick則在香港青年創業家總商會活動中認識;而Moses則在去年賽馬會夢想衝線計劃之「3i企業家培訓計劃」中,擔任評審時認識參賽的Samson。

創科人才斷層

而創辦手機程式開發公司的Patrick指,有見本港巿場上出現人才斷層,需要提升人才培訓,增加未來的創科人才,從小教育是很重要的,故大家的理念一拍即合,在業餘時間辦起教學。

STEM或STEAM教育在美國已推行逾50年,創辦人工智能(AI)科技公司的「90後」Samson說,編程人才須具備數學天份及商業頭腦,而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加上學生的數學表現超卓。

事實上,他認為香港編程人才 (programmer)的質素甚至遠勝美國。 「但為何香港沒有像蘋果公司(Apple)、Oracle或Facebook等大企業出現呢?身為僱主,我們了解到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並非薪酬不吸引,是香港優秀的創科人才流失到海外 。」

體驗1分鐘貸款批核,隨時提款話咁易!

他認為,本港需要有機構去營造創科氛圍,並由小朋友培訓著手。「我們希望能培育更多創客,填補這個巿場空隙。」

而在創投基金工作的Moses透露,日常接觸到不少個案,都是中小企業在擴充規模時,往往會遇到聘請創科人才的困難。 「每年中學放榜出不少資優狀元,問到他們將來想從事哪類行業時,很少會提及向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發展。」

他慨歎很多學生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高,亦看不到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然而,現今無論是汽車、醫療或金融業都已利用AI去分析所數據,而科技應用亦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從小培養新一代對科技的興趣是很重要的。」

4歲幼童學編程邏輯

至於今年初成立的STEAM Academy,選址鄰近九龍灣港鐵站的商廈,租用一個700平方呎的單位作為教室。

五人利用工作空檔,教初班及中班,並正培訓其他導師應付需求。 由於以小班教學形式授理,可更貼身教導小朋友,每班人數由六至13人,每班分三個級別,每個級別為四堂,每堂1.5小時,收費1,500元。

導師主要利用儼如小型電腦的micro:bit作為教材,指導小朋友製作不同的智能玩意。 Micro:bit集軟、硬件一身,硬件內置方向、溫度及光度等感應器,亦有接口可外接不同的工具,五人會透過這micro:bit,編寫不同的遊戲教材,包括淋花機械人、智能手帶、足球機等。

他們說,入門級的小朋友就算是没有STEM知識,亦可親自造出一條計算步行路數、具指南針功能、能感應環境溫度及光度的智能手帶,滿足感很大。

另外,課堂上亦可學習自製足球機 ,進行對打、計分 、播放音樂等。 學生須自行由編程到接駁線路及插線工序,一手一腳完成,藉此訓練學生能完整性地去完成一件玩意。

既然希望自小培養編程的樂趣,學編程可以由幾多歲開始學起呢? Patrick說,STEAM Academy的目標群為約六、七歲的小學生; 而四歲的幼童,亦可利用其他編程工具如cubetto輔助,學習門檻較低。

體驗班激發潛能

「由於幼童的手部肌肉未發達,未必能控制電腦滑鼠,故我們會透過cubetto,教他們應如何下不同的指令去控制機械人,包括向前行或避開障礙物等,並以遊戲形式包裝課堂,小朋友便容易吸收得多。」

STEAM Academy每個週末都會有體驗班,以優惠價供家長帶同子女上課,在電腦前學習。

參加完體驗班的學生,約有70%會即時報讀入門班。 除九龍灣的總部外,STEAM Academy積極與中小學、教育中心等合作,推動STEM教學更普及化,目前曾教過的學生逾千人。

在教學期間,五人亦發覺本港的小學生其實創意十足。 從事教育工作逾十年的Ryan分享,其中有一堂教小朋友用micro:bit寫編程,造一部「猜包剪揼」機。

「由於機器本身是隨機發出『包、剪或揼』指令,有一個八、九歲的學生,心想如何可提升『包剪揼』機的贏面呢?於是激發自身潛能,主動走到電腦前改寫程式,我們很欣賞小朋友自發的創意。」

小朋友上完課後,家長反映,子女在家不再玩遊戲機,而是專注在電腦前寫程式,自創小機械遊戲與同學分享,這也是家長樂於見到子女的改變,並希望持續讓子女學習的目的。

五人說,抱著對STEM教學的熱誠,年初在創業時,每人出資各20萬元,合共有約100萬元的創始資金。 而營運約七個月至今,雖然每月成本開支約80,000元,但因有學費收入,目前僅花約四成資金,每月亦有盈餘和微利,故暫時毋須額外申請創投資金。

下一代不會被電腦取代

就讀小學三年級,便已寫第一個網站的Samson提及,不少帶子女來上堂的家長都是專業人士,了解到新科技不但有助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更能提升工作效率,便會問下一代的工作模式應該怎樣呢?

Samson說:「我會答,下一代不是聽指令工作,而是曉得學會問對的問題,然後思考解決方法,最後交由電腦去實踐出來。」

電腦愈來愈肩負更多工作,家長不希望下一代會被電腦取代,而是希望可以透過人腦運用電腦,去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而Moses則對於本港的創科發展非常樂觀,認為最近政府推出一些政策和撥款去支持創科發展,若能大力推動,相信本港未來會有更多創科人才和企業出現。

【3個80後90後男生代購泰國貨 由網店到開兩間舖 月賺8萬 】

泰國護膚及生活用品價廉物美;加上受到當地的電影熱帶動,三個住在大埔公屋的「80後」、「90後」男生看準商機,因一次旅行而萌生合夥做代購生意的念頭,主打競爭較小、具巿場增長空間的泰國市場,並於兩年內由網上業務延伸至擁有兩間實體舖,現時每月利潤近80,000元。

網上消費成為大趨勢,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網上購物人數比率由2004年7%,上升至2014年的23%。

政府亦鼓勵年輕人創業,現年27歲的朱昇為ASOK Thai最年輕的創辦人,「90後」的他曾任職時裝連鎖品牌Cotton On,以及著名運動品牌NIKE的店長。

夥拍有十年經驗的「80後」冷氣師傅小魚,以及做開替內地客代購海外名牌服飾商品的Jason一起創業。

三人相識十載,從籃球波友變好兄弟,數年前相約到泰國旅遊,Jason首先提出做代購生意,燃起三人創業的一團火。

「大家都很喜歡泰國,之前又做過巿場調查,本港有規模專做泰國代購生意的門巿少於五間,有見巿場潛力大,於是2016年初開展網上生意。」朱昇說。

網店名亦以三人首次結伴去泰國遊玩的地方Asok(亦是曼谷地鐵BTS站名之一)為名,主要透過Facebook及Instagram等平台銷售代購產品。

買樓首期變創業資金

最初是在網上找到客源後,才赴泰國代購,開業初期僅接獲50至60張訂單。

經營兩、三個月,透過顧客的口耳相傳,以及朋友間互相推介,訂單量翻一番,為代購生意打了支強心針。

2016年1月,ASOK Thai由代購起家,由於生意發展迅速,三人希望將網上顧客也帶到實體店,遂雙線出擊,同年10月決定開舖。

創業及守業需要投入資金,三人最初各出資15萬至20萬元,朱昇坦言將打工時儲落的買樓首期,瞞著家人拿出來作為創業資金。

「這是多年來儲落的『私己錢』,家人本來想我儲筆首期買樓,但我想有自己的生意,覺得目前創業較置業重要。」朱昇說。

由於泰國貨的單價便宜、利潤低,故不能選擇租金太高的舖位。三人決定選址自小長大的大埔區,開設首間實體店。

ASOK Thai首先落腳大埔區內的昌運中心,約100平方呎的社區小店,月租約19,000元。

朱昇說是看中商場屬大埔區的心臟地帶,地點亦鄰近巴士站,人流暢旺;加上有名氣食肆進駐,有助吸納區內和區外客源。

其後,再在相距十分鐘路程的寶湖花園商場內開設第二間分店,面積增至300平方呎,貨種擴展至零食類。

開店後三人結合各自專長,作出不同的分工,以互相補足,擴大創業效應。

Jason了解顧客的喜好,故負責跟商家溝通,採購貨品;小魚負責店舖裝潢、管理營運流程;朱昇的零售經驗較豐富,便主攻網上營銷和制定價格策略。

三個人當初做代購生意當作副業,惟開店後店舖生意變得忙碌,各人已感到分身不暇,開始考慮全職經營。

接受訪問前一個月,朱昇剛辭去月薪逾30,000元的NIKE店長工作,放棄朋友口中的高薪厚職。

他表示,九年的零售生涯開始生厭,唯有跳出舒適區(comfort zone)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會有熱情和動力。

目前ASOK Thai旗下有三個WhatsApp群組,約招攬1,500名會員,六成居住在大埔區,對當區黏性強。

每個月三個人會出發去泰國一次代購,每次逗留約七天,以即時連線方式,回應網上平台上的購物訴求。

採購品以護膚品、食品、防蚊產品、香水和香薰產品等為主。

單月曾創18萬銷售額

選貨方面,由於泰國貨一般利潤較日、韓商品為低,故他們要更貼地掌握泰國潮流和顧客喜好,以提升採購的命中率。

朱昇說首先會留意網上資訊,掌握潮流變化;其次,因已是某幾個品牌的分銷商,只要有新產品推出,便會先試用後入貨;最後,經過當地朋友的推介,或聽取顧客提供的意見,再到當地藥房、巿集等搜羅同類型更好的商品。

他指曾接到最大宗的訂單,是一張單價5,000元的代購訂單,包括泰國食品及生活用品。

除個人外,公司客亦是主要客源: 「有公司訂了十箱燃脂咖啡;另一公司訂購約總值20,000元的防曬及防蚊產品。」

季節性因素亦影響銷情,一般泰國代購生意的銷售高峰期為夏季,生意額較冬季理想,ASOK Thai便曾創單月18萬元銷售額業績。

然而,創業路怎會事事順心,他們亦遇過入了一批滯銷貨品。

「例如早前我們入了泰國皇后番梘,是當地人介紹,有12種不同的香味,本來很有信心,最後因為這品牌只有泰文名,雖然顧客喜愛上網搜尋產品資訊,但不懂泰文的網民便無法了解產品,令產品出現滯銷情況。」

ASOK Thai的對應策略,是透過WhatsApp群組推出半價優惠散貨,結果在低價促銷效應下,成功刺激對價格敏感顧客群的購物慾。

目前ASOK Thai已獲取三間泰國公司產品的香港分銷權,大大減省入貨成本。

代購女性用品遇尷尬事

問到和泰國人做生意有何秘訣?他們指,泰國商人未必對交易金額睇得太重要,反而注重交流,講求友情。

「我們相信是用誠意、禮貌打動到泰國商家,泰國人未必要力求賺到盡,而是更想與外商交流,這點較港人熱情。」

不過,三個人不諱言言語不通是做生意最大的障礙。

「由於要到不同的公司去傾品牌代理或分銷業務,而我們又不諳泰語,若是大公司,平時可以英文寫電郵聯絡;若是小企業老闆英語水平有限,便得靠身體語言或翻譯軟件協助。」

談到三個男生做代購生意,最難忘事,竟然是為女顧客採購女性衞生用品。

「曾經有位女顧客要求訂購某泰國品牌的衞生巾及護墊,當在WhatsApp群組出貼文要訂此貨品時,估不到反應熱烈,有八成會員都落訂,接到逾300張訂單,合共訂400件貨品。」

當三人到泰國超巿購買時,掃清貨架存貨惟未夠額,需要經過三天尋遍五大零售點,最終才採購到足夠數目。

「可以想像三個男人推著載滿兩部手推車的女性衞生用品,當中最尷尬必定是在排隊付款時,收銀員和其他顧客都用奇怪的目光看著我們,可說是又尷尬又難忘。」朱昇說。

目前ASOK Thai每月平均利潤近80,000元,未來目標是衝出社區小店,預計2019年下半年擴展版圖,於屯門、元朗或港島區開多一間門市。

要儲大顧客群增加銷售額,朱昇說要以人帶給人更多購物體驗。

「很多公司都注重銷售額和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但我們反而最注重是人,無論是員工或顧客,尤其前者是公司最大的資源,員工有動力和歸屬感,才可幫公司賺錢。」朱昇說。

小檔案

首筆創業資金: 約50萬元
入貨成本: 32萬元
開店成本: 約83萬元(兩間店)
營運成本: 約26萬元
每月平均利潤: 79,200元
收入比例: 網上: 40%;
店舖: 60%
店舖顧客年齡層: 18至24歲:20%;

25至34歲:60%;
35歲及以上: 20%
人均消費: 250至300元
會員人數: 1,500人

O2O經營貼士

ASOK Thai由網上到網下(O2O)發展,一年內回本,朱昇提及有以下幾項經營貼士。
(一)設WhatsApp代購群組
在店舖購物滿200元,便可成為會員,邀請入會員群組,給會員較店舖零售價更優惠的價格購買產品。而訂購量愈多,優惠幅度亦愈大。
(二)即時連線
將去泰國代購的行程和預購貨品清單放上網,在當地即時回應平台上的訴求,吸引潛在顧客落單。
(三)專門店採購有正貨保證
選擇在專門店購買產品,保證購買到正貨,建立顧客信心。而貨量大,則有機會取得批發價,降低入貨成本。

(四)存貨要充足
因泰國服飾、護膚品等貨較日本貨便宜,貨品流轉快,必須要有足夠存貨以滿足顧客需求,減少顧客流失率。
(五)批發生意幫補收入
由於大量入貨可降低成本,故零售生意之外,並且發展批發業務,可幫補收入及加快存貨流轉率。

請繼續收看訪問影片:

【90後推香港製造小提琴 3萬元創業 未夠一個月回本】

【香港製造小提琴】還記得小時候在「我的志願」一項,你填上了甚麼職業?90後樂器店「弦族」創始人之一Don小時候的志願是警察,而合夥人Danny更坦言原本只想平淡過一生。一次在樂器店打工的經歷,令他們萌生開小提琴店的念頭。初創業時投資3萬元,不足一個月已經回本,現時最高銷量更試過一個月賣出過百把小提琴!讓我們聽聽這兩位熱血青年的創業故事!

 

由樂器打工經驗產生興趣

Don從小到大的夢想是當警察得志願。但由於成績不理想,以及考慮到上班時間不太適合自己。

後來就去了老師的樂器店做「打雜」,開始慢慢接觸到小提琴和有關小提琴的知識,從而慢慢產生興趣。

而Danny 創業前還在讀書,亦曾在樂器批發商公司打工,從而得到不少接觸小提琴和其他樂器的機會,在拉樂團認識Don,畢業後就與他一起創立「弦族」。

想做一件值得回億的事

當時有一套電影上映,有一句對白令Don印象很深刻:「不想到關燈的時候連一件值得回憶的事都沒有。」

所以Don想在自己還年輕有本錢的時候,做一些到自己老了就未必再有機會做的事。聽到Don這樣說後,Danny一口氣爽快答應。

創業這個念頭,來得即興,但絕不兒戲。

創業初期資金短缺

創業最困難的是建立一個客戶群。Don和Danny坦言自己並不是出身於名校,亦沒有認識太多人。

而且兩人不是富二代,沒有人會給他們資金做生意。所以開初並沒有太多資金。兩人合資3萬。這一筆錢,主要買貨、租金和店內擺設。

香港地寸金尺土,於是兩人四出尋找租金合符預算的店舖,同時亦搜索便宜的擺設。

當時在Megabox找到便宜貨,二人在八號風球冒著大雨合力把沙發抬回店。

第一批貨5個月內賣光

至於貨源,Don去到內地拜托從小看著他長大的造琴師傅給他一些貨源,能讓他帶回香港轉售,並承諾在半年內可以賣掉,如果賣不完也會想方法把錢還給他。

於是師傅給了他大概十多把小提琴。很幸運地,他們最終在4到5個月內就賣掉所有的琴。

創業首兩年「無糧出」

自2013年創業後,Don同Danny都各自出面有兼職工作。弦族開業後第一個月已經回本,但他們聲稱首兩年創業基本上是「當義工」,沒有工資。

因為他們很清楚,雖然公司明明在賺錢,但因要讓資金更加充裕以及確保有足夠的錢去買下一批貨,一分一毫也不能動。

為了生計 兼顧生意同時當兼職

為了要「開飯」,Don曾到茶餐廳當「外賣仔」,因為茶餐廳包早、午兩餐之餘又能賺外快,下午到晚上的時間Don就跑去教琴。

而Danny本身有讀設計的底子,於是不停接Freelance,無論是設計海報還是網頁,只要有錢賺,無論多或少Danny都願意接Job。

為了生活,為了理想,就這樣咬緊牙關持繼續了一年半。

「創業要從最基本信任開始。」Danny說。一開始每一單買賣都賺到不多,為下一單交易舖路。能回本,賺少少就已經很滿足。

最窮戶口得70元 妻子仍默默在旁支持

Don表示能從創業最困難時期挺過來,最感激的是一路上有太太Linda,陪伴著他經歷過人生的高山低谷。

這個世界很現實,錢雖然不是萬能,但沒有了它很多事情都做不到,包括基本的三餐溫飽。

但Linda似乎不是這樣想。

她曾經跟Don說過一句話 :「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為他在工作上,打了一支強心針。在他銀行戶口只剩70元、三餐溫飽都成問題的時候依然不離不棄。

最高銷量一個月賣出過一百把小提琴

一開始其實生意有九成是靠朋友支持,後來朋友又把弦族介紹給他們的朋友。慢慢開始就形成了一個生態圈。也有不少樂器老師的支持。

現時弦族業績穩定了下來,每月收入大概8至12萬,最高銷量試過一個月賣出超過一百把小提琴。

17年開始銷售本地製作

弦族在之前亦參加過一些樂器展,開始慢慢接觸到一些海外客戶,收到一些海外訂單。逐漸多了一些未經預約的客人,有時週未也有好一些媽媽帶子女來選琴。

2013年剛營業時弦族主要售賣內地琴,在2017年在銷售內地和歐洲琴同時亦開始銷售本地製作 ,貨源由拉小提琴認識本地製琴師郭雋晅(Corvus)提供。

努力為「Made in Hong Kong」推廣

現時主要收入來源, 是內地及歐洲琴,銷售情況來說,香港琴賣得比較少。

Danny坦言如果要推廣本地製作的小提琴其實在技術上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它卡在中間。

卡在中間的意思是論價錢,它不及中國內地的琴價錢便宜; 但價錢亦不會像一些頂級的外國琴貴。但仍然需要為它努力推廣,不然它很難在提琴界獲得認可。

現在通常會拍一些不同的影片,去推廣本地製作。亦會去拜訪不同的音樂界前輩,讓他們試試弦族的產品,再給他們一些意見。

很多人的既定思想,不一定是小提琴,可能是手袋、汽車甚至乎手錶,都會覺得外國產品,「來佬貨」信譽良好,亦較優秀。

Don則認為很多人只是還未有機會或渠道去嘗試本地製作。在一些國際樂壇、比賽上,香港暫時還未有一個亮點,所以會有一定的難度。

現時弦族的宣傳策略是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並組織一些團隊去拍影片去增加暴光率。

提供貼心的售後服務

Don和Danny希望他們的客人在感到舒適的情況下購物。所以亦致力於做售後保養,透過一些短片教學,令客人在買琴後的事情都是很清晰。

這是現時市面上是較少有樂器店有提供這樣貼心的服務。

兩位創始人表示雖然在這一刻未能做到,但他們的長遠目標是到德國的法蘭克福市和美國參加展覽,衝出香港把「Made in Hong Kong」宣揚出去。

Don和Danny並肩作戰進入第五年,Don笑說自己是進攻型,喜歡嘗試新的事物,覺得嘗試了才知道那個想法行不行得通。

而Danny自己是防守型,比較少冒險。有時Don太進攻時,Danny會拉住他,希望他能三思才行動。

因為兩人性格不一樣,互取所需,才能產生這一個完美組合,互相鞭策,往成功創業路上扶持著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