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輕易帶回家的藝術品 資料圖片

不能輕易帶回家的藝術品

品味生活

廣告

早前跟讀者以「平面」和「立體」的二分法將藝術品簡單分類,今期筆者就立體作品作更深入介紹。立體藝術創作踏入20世紀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畢卡索和杜象等現代藝術大師的實踐和推動下,藝術家開始逐漸拋開昔日創作上的限制,其中一個重點是物料的選擇變得更多元、包容性更高。

最經典例子莫過於杜象(Marcel Duchamp)以「現成物」觀念出發,把小便兜反過來放,簽個名字,就成為名叫《噴泉》的藝術品。
此作在百年前出現時,當然引起嘩然,即使放在今天,對大眾應該仍是一件荒誕的事情。
無論閣下認同與否,杜象為藝術創作打開了一道城門,令所有物質,都可以成為藝術家的創作材料。
雕刻毋須找一件上乘的大理石或木材,因為任何可以表達藝術觀念和創意的物件,就是最好的材料,那怕只是一隻用膠帶貼在牆上的香蕉,經過當代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的觀念化解釋,也可以在美國一場藝博會上以12萬美元成交。

直接使用現成物創作

以上兩個例子比較極端,但也確實經典。不過讀者毋須勉強自己去收藏偏重以觀念為中心的藝術品。
若細心觀察今天的藝術市場,其實有不少的立體作品都非單純以木、銅、石來創作;而大多藝術家,又不像杜象般直接使用現成物,而更多是把不同材料合併使用,此類形式可統稱為「混合媒介」作品。
金屬、木、石、現成品、塑膠、玻璃、布料、化學物質等,想到的東西,都可以用來Mix and Match創作。
南韓已故藝術大師白南準,被譽為錄像藝術的先鋒人物。早在上世紀70年代他以「大牛龜」電視機作為基本材料,組合出不同形態的主題。

另一位當代南韓藝術家徐道獲亦是以「玩物料」著稱,他用一個個軍人牌編出一件民族服裝,又會以輕柔的布料去「複製」一座1比1大小的傳統建築物,作品以無重狀態,向觀眾展示他的個人記憶。
讀者可以留意,當一件「混合媒介」作品的規模,已經大到需要以一整個房間,甚至一個大展覽館展出時,可視之為一種「裝置藝術」。
裝置作品可於室內或室外展出。相對一般立體雕塑而言,裝置需要觀眾進入它的內部或指定範圍內,把作品視為一種環境的體驗,可以說是有一種劇場的效果。
筆者非常喜歡一位日本女藝術家塩田千春,她是以巨大裝置而享譽國際,當中以無數的紅線在指定場地內織出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令人沉醉其中。

裝置有別於畫和雕塑,你不可以隨手就拿一件回家。它不便成為容易流通的商品,在形態上本身就是反商業化的,收藏對象多為美術館或大型機構。不過一些裝置藝術家,也會創作collector-friendly的小作品,也是對自己好一點的做法。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