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德龍 超市

德國超市王麥德龍 全球複製低成本高效管理

品牌故事

廣告

港人北上超市掃貨熱潮持續,在一眾倉儲式零售批發超市之中,來自德國的麥德龍(Metro AG),是當地最大的零售批發商,更曾是歐洲第二大;世界第三大零售批發超市,現於內地設有逾百間分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上世紀60年代,德國人Otto Beisheim在美國,見到一種全新的商品批發模式「現購自運」(Cash and Carry, C&C),並認為大有可為。
「現購自運」即餐廳、酒店、商品零售店均可在大型超市,由顧客自己選購、取貨,並即時支付貨款。
這模式看似簡單,實則高效。相比傳統的批發送貨,「現購自運」模式,是將超市和倉儲合二為一。

鎖定一箱箱貨購買客群

以零售方式從事批發業務,即節省了批發商獨立的倉庫和配送中心,避免對大客戶墊付資金的壓力,保證低成本高效率營運。
同時,豐富的產品種類,又能滿足專業用戶一站式即時購物的需求。

Beisheim經過仔細的市場調研後,決定將此經營理念引入德國。
1964年,一家面積14,000平方米的超市在德國埃森市開幕,這是麥德龍歷史上首家超市。
與當時很多既做零售又做批發的超市不同,麥德龍從一開始就對目標客戶進行嚴格限定。
麥德龍主要面向酒店業、餐飲業、小零售商和企業對企業(B2B)市場用戶,並不向個人用戶開放。
採取限定客戶的策略,首先是為了穩定營運成本,減少管理難度。
例如一箱可口可樂,如果一瓶一瓶陳列,需要放24次,若是按照一箱擺放,一次就可以,還可以從接貨處用機器直接擺上貨架。

麥德龍選擇那些一箱一箱,而不是一瓶一瓶購買的顧客,這意味減少了人力成本。
其次,一旦鎖定目標人群,就可精準照顧到他們的需求,進行充分研究,優化商品種類。
只關注目標客戶能有效控制品類數目,其他零售超市可能需要40萬種商品去滿足顧客需求;麥德龍只需要15萬種;否則,就需要更多供應商和更多的洽談,這些其實都是成本。
麥德龍的出現,在德國商業歷史上具里程碑意義,其巨大的購物空間、琳瑯滿目的商品,極具競爭力的價格,令其很快成為企業客戶首選。
60年代,西德經濟高速發展,麥德龍樹大招風,很快引來眾多競爭者,類似的賣場一個接一個出現。

對此,麥德龍推出新的直郵廣告營銷策略,其註冊會員每半個月會收到一份「麥德龍郵報」。
彩色海報上詳細介紹了半個月內商品的最新價格、新增的商品、最新的促銷資訊。
雖然現在看來是這一招司空見慣,但在當時是極其先進的營銷手段,既優化了用戶的消費體驗,也刺激了用戶的消費意欲。
麥德龍的優勢在於其客戶都是註冊會員,他們每次購物數據都留有紀錄,更為此建立一個客戶顧問組。
顧問組根據客戶的規模和購買量分為三類,並針對性地提供特色諮詢服務,教他們用最少的錢配購最齊全的貨品。

及時掌控供應鏈狀態

對一些大客戶,顧問組更會主動提供購買建議,助其降低採購成本。就這樣,麥德龍不僅擁有了大量穩定客源,還及時掌握了顧客需求。

為了進行更精準的管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麥德龍將信息管理技術,引入公司銷售和庫存數據的管理中。
以此對供應鏈進行動態管理,隨時對商品入貨、銷售、庫存的狀態有清晰掌控,避免損失。
信息系統還可以跟蹤每位客戶的購物頻率和品類偏好,從而分析出市場趨勢,及時調整商品結構和經營策略。
另外,公司位於世界各地的賣場外觀、內部布置、營運規則等均和總部完全一致,使其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不斷複製。
直到90年代,麥德龍一舉成為僅次於沃爾瑪(Walmart,美股代號:WMT)、家樂福(Carrefour)的全球第三大零售批發集團。

在金融海嘯席捲歐美的2008年,麥德龍實現了史上最高營業額的655.29億歐元。
然而,此時的麥德龍盛極而衰,之後業務增長放緩,並開始下滑。
2017年,營業額跌至約220億歐元,最主要是沒有把握住時代風潮,只固守企業客戶市場,逐漸跟不上時代步伐。

快刀斬虧蝕市場

Steffen Greubel自2021年5月1日起擔任麥德龍行政總裁,上任後,幾乎到訪了公司業務所在的所有國家。
他對旗下投資組合進行了重新審查,每個國家都被審視其戰略重要性和經濟前景,並考慮退出部分外市場。
Greubel上任後不到百天,便在2021年8月初宣布麥德龍從日本撤離;一個月後,緬甸的虧損業務也被結束。

2022年麥德龍以約3.4億美元,將其印度子公司METRO Cash & Carry India Pvt. Ltd.,出售給當地企業巨頭信實工業集團。
至於內地市場,2019年10月麥德龍以19億歐元,將其在內地全部間接參與股份,出售給內地物美商業。
多年努力下,2023年12月,公司公布截至9月30日的22/23年度銷售按年增長5.6%,至約306億歐元;每股盈利(EPS)亦由負轉正,由負0.92歐元升至1.21歐元。

 麥德龍 超市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