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 香港 太平山頂至山頂廣場步道

做好香港好客之道

商業

廣告

近期香港城中一個熱門話題是北上消費,不少媒體及社交群組也特別介紹深圳的交通、景點、飲食、購物、甚至配眼鏡、補牙、看病等資訊。香港市民北上消費的熱潮正起,但南下來港的內地旅客數字卻未回到疫情前的狀況,本地旅遊零售餐飲服務業尤其感到擔憂。據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居民有逾5,300萬人次北上內地;同年訪港內地旅客逾2,600萬人次,數字比2018的約5,080萬人次相差頗大。
北上 香港 太平山頂至山頂廣場步道
(圖片來源:香港旅遊發展局網站圖片)

其實多年來,香港與內地特別是深圳、廣州等近鄰城市交往頻繁。過去三年疫情阻礙了通關,經歷疫情後市民都想出外走走,而往來深圳的交通便利,自然地受到本港市民歡迎。再加上內地的飲食服務和商品對港人來說富新鮮感、性價比也相對較高、且質量也有進步,於是愈來愈多香港人北上消費。此外,港元兌人民幣上升,也讓北上消費更具購買力。

北上深圳、甚至大灣區以至其他高鐵可達的內地城市成為潮流,短期內或會持續,在香港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餐飲、零售及服務行業,不少企業老闆也為此憂心忡忡。

針對年輕旅客多做推廣

但與其坐以待斃,有企業即時發揮港人轉數高、反應快的特性,開拓新的產品,例如有專做日本、南韓等地旅遊產品的旅行社,即時開辦到深圳的購物團。當然,可以估計此類短線團的利潤,與日本團的相差甚遠。但所謂密食當三番,而且可以收到對外宣傳效果。旅行社也可趁機向團友推介其他旅遊產品,一舉多得。面對挑戰,自我檢討、趁機改變及自強不息,說的容易卻總是做的艱難。

但無論如何,首要是心態上要作出改變,明白以往那套未必再有效,必須大膽求變。說到變,不少評論也提到內地旅客到香港的旅遊及消費模式也改變了,不再是從前那麼集中購物,又或愛買的東西也不再一樣,當中多了一些注重體會、感受有特色地道文化的年輕遊客。我們可針對這些旅客多做推廣。

事實上,香港在這方面也很有實力。我們不但有優美的自然景觀且交通方便,在文化藝術方面,西九文化區是很多旅客必到之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1月初結束的「凝視三星堆」展覽,就接待了逾17萬名訪客,之前不少人也為參觀「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在日本以外亞洲地區最大的個人展覽,而到訪M+博物館。更有一些人特意走訪香港電影的拍攝地方,例如油麻地警署及海山樓,又或內地電影出現過的場景,例如中環街市、文武廟等,可見一些本地人看來習以為常的地點,卻原來是旅客喜愛的打卡位。

有不少人建議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措施,並擴展至大灣區其他城市,以助增加旅客來港數量。但若我們不作檢討,不作改變,也難以留住客人和吸引旅客再訪。雖然我們難以價錢取勝,匯率升跌亦非能控制,但我們可做好自身工作,提升服務及商品質素,加強本地特色,增強應變措施,因應不同類型的旅客,推介多些旅遊路線,提升服務競爭力,做好香港好客之道。

內地一齣由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及監製的電視劇《繁花》,火速帶紅了上海的特色旅遊,看見機會未必可預計,但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