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辦公室

摩根私銀揭示香港家族辦公室謎思 制定家族治理藍圖非常重要|封面故事

商業

廣告

近年來,香港成為吸引全球高淨值家庭設立家族辦公室的重要地點之一。在全球財富管理領域,家族辦公室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雖然近期這一詞在城裏鬧得熱烘烘,但卻與一般大眾距離很遠。對多數人來說,「家族辦公室」仍然是一個充滿神秘感的高端概念,涉及的範疇遠超一般個人財務。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財富咨詢部北亞區主管羅翊婷(Felicia)近日接受專訪,提到家族辦公室的基本概念,便是「一個團隊去幫你有系統地管理資產」。

摩根大通與家族辦公室合作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從19世紀初開始,該行就為財富家族提供了多樣化的服務。 憑藉強大的全球網路和專業團隊,摩根大通能夠提供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家族辦公室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近年政府大力推行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但對不少港人來說,這一概念仍十分陌生。 羅翊婷表示:「你需要有一個團隊去幫你有系統地管理資產,是這麼簡單。」

管理資產,並不單是協助家族投資。現時家族辦公室涵蓋多個方面的需求,包括家族企業、私人投資、慈善公益及財富傳承等。「還有可能亞洲人對於一些房地產可能都有一些興趣,有一些物業,又有一些在不同地方、有一些資產的時候,怎樣找人幫你打理呢?可以想象到很複雜,很多很多東西需要考慮。」

由投資演化出各類需求

一開始,家族辦公室是由投資演變而來的。羅翊婷提到,一開始客戶的最初的目的是進行投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需要處理的事務遠不止於此。 「假設客戶在摩根大通有戶口,在其他不同的平台也有一些資產,到時就很亂,那誰幫他打理呢?」羅翊婷指出,隨著家族辦公室的發展,投資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需求。 「最開始發掘到這個需求的時候,是從投資開始的,但是已經有這個投資功能,他們就會想,下一步還差甚麼?」

她提到家族辦公室在不同的週期,會有不同的需求,「以前可能白手起家的時候是10元;現在可能是1億元,之後可能是100億元。」她進一步解釋了不同客戶可能有的財富管理目標,故一開始她會給予客戶四個選擇:清理資產、穩定增值、為家族貢獻、家族傳承。「想把錢全都捐贈給慈善機構;想資產穩定增長,希望在一個風險可控的情況下保持增值;想為家族出一份力,想大家記住我自己家族對於這個社會有甚麼貢獻;想大家後人怎樣記住自己曾經是這個家族的一份子,曾經為家族做了一些事。」

富豪們最關注3個服務

隨著家族辦公室的成熟,這些百萬富豪開始關注其他領域。 摩根大通最近發表的《2024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調查涉及190個單一家族辦公室、平均管理資產為8.646億美元,家庭總淨資產平均為14億美元。調查發現,這些家族辦公室客戶關注以下三個服務,認為它們可以做到更好。其中便包括網絡安全(40%)、家族治理和繼承規劃(31%)、家庭財富教育(31%)。摩根大通的團隊有律師、會計師或稅務專家的背景,以協助客人做財富規劃。「怎樣將他們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再傳承到下一代,或有系統地管理?這些都是公司團隊,可以幫客人去做的分析工作。」

而私人銀行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陪著很多不同的客人成長,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客戶那時候創業時才20多歲,現在60多歲,兒子都30歲了,你的兒子怎樣接班呢?也是很多人會關注的課題。」

協助家族提供藍圖

羅翊婷解釋家族治理,是指家族內部如何進行決策和管理。這一概念在中華文化中的體現,她補充:「其實辦公室是一個團隊幫你打理,更重要的是一家人關上門,怎樣做決定。」「有爸爸或媽媽在的時候,可能是第一代,他們很厲害,創業很成功,他們作主;到了下一代接班的時候,我們都有商有量,到底誰作主呢?」

她指出,隨著家族成員的增加,決策過程變得更加複雜:「再分得遠一點,又有叔叔、又有姑姐、又有姨媽,那怎麼辦呢?」她強調了制定家規和家族憲法的重要性:「他們會有一個機制,我們叫做家規,家族憲法,裏面就會告訴你有甚麼事誰處理、怎樣處理。」 這些規範有助於避免不必要的模糊狀態,確保決策過程的清晰和透明:「到底誰作主呢?應該怎樣處理呢?不要有這些空間,我們談了它,我們落實了一些東西,大家就會很容易。」

羅翊婷提及公司在這方面提供的支持:「我們會幫他們想這些問題,然而不會幫他寫,也不會給他一個藍本,但是我們可以告訴他,應該想想這些問題怎樣處理,因為公司已經服務了他很多年了,他的財產分布在哪裏我們都知道,故此會建議,其他類似的家族在做甚麼了。」家族治理是一個避免家族內部決策混亂的重要機制,通過制定家規和家族憲法,確保每個成員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她強調,摩根大通將繼續幫助客戶在這方面作出改進,確保家族財富的長期穩定和傳承。

做好中立角色

另外,教育下一代亦是這些富豪所重視的。她提到,許多家族成員往往不知道如何開口討論財富管理的問題。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作用就是跟他分析,因為我們不是家族的成員,我們也沒有利益衝突。」這種中立的角色,幫助家族成員更好地溝通和理解彼此的需求。她介紹了一些針對年幼孩子的教育方法:「我們有一本工作簿,給家長教三歲小孩子做棉花糖測試,很有趣的。」

羅翊婷分享了棉花糖測試的例子:「如果我有一個三歲小朋友,我們跟他說,『小朋友,我現在可以給你一顆棉花糖,但是如果你可以等15分鐘,我就可以給你三顆。』到底小朋友是馬上吃掉,還是等15分鐘?15分鐘後,小朋友終於有三顆,喜歡甚麼時候吃都可以,跟媽媽分享都可以,跟朋友分享也可以。」這個簡單的測試,幫助孩子理解延遲滿足和財富增值的概念。

雖然家族辦公室並不是單單涉及投資這麼簡單,但不少億萬富豪仍十分關注其財富的增長。早前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舉辦了一個活動,邀請了超過60個家族辦公室的掌舵人來參與,旨在了解他們的關注點和需求。 「我們問他,你心目中的投資回報,在你的家族辦公室裏,你定立目標,你是老闆,你設定目標,那投資目標是多少?」

這次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當日出席的嘉賓,希望將年回報鎖定在6厘至15厘之間。 她進一步分享了具體數據:「四成以上都是希望年回報介乎10厘至15厘。」這意味著,許多家族辦公室的掌舵人,對於投資回報有較高的期望。這樣的回報目標,需要精心設計和管理投資組合來實現。

香港有逾2,700個家族辦公室

德勤與香港家族辦公室(FamilyOfficeHK)合作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有逾2,700個單一家族辦公室,反映本地家族辦公室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她解釋香港的優勢:「考慮的因素我想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稅務環境很穩定,香港落實了一些所謂的寬免措施。」 此外,香港還培育了大量金融人才,包括律師、會計師和稅務專家,這些都是家族辦公室組建專業團隊時的重要資源。羅翊婷還強調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重要性,使得香港成為吸引家族辦公室的理想地點。 除香港先發優勢外,政府發力亦不容小覷。政府近年落力開拓家族辦公室業務。

香港特區政府在2023年3月公布了《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該文件指出,香港要建立「全球家族辦公室和資產擁有人的蓬勃生態圈」,並希望在2025年前,有至少200家全球頂級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辦事處。截至2月,投資推廣署已協助58個家族辦公室在港成立或擴展業務,並另有逾100家表示已決定或正準備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杜拜王子押後開幕禮

早前,「杜拜王子」Sheikh Ali Bin Rashed Al Maktoum宣布將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並表示計劃投資5億美元,獲得香港政府的高規格接待。 然而,隨著媒體對中東王子的背景調查愈發深入,他的真正身分和財富都受到了質疑。 最終,原定於3月28日舉行的開幕禮突然押後。惟《財新》引述阿里王子家族辦公室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麥懿睿指,開幕禮推遲在5月底舉行計劃未變,王子也確認會再次赴港出席。

對於此事,羅翊婷說:「起碼他們會選擇香港,這個已經告訴大家,香港是這些那麼全球那麼國際化,在中東那麼顯赫的家庭,都會去考慮香港,我覺得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她認為,香港依然是全球高淨值家庭選擇設立家族辦公室的重要地點,這一點不容忽視。羅翊婷重提《2024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的結果,「在我們調查裏,客戶最希望的就是保密訊息,尤其是網絡安全。」

重視保護受訪者私隱

她指,對於高端客戶來說,保護個人私隱和訊息安全至關重要。她認為,無論是平凡人還是高端客戶,都應該重視自己的私隱。新加坡《聯合早報》早前就中東王子一事發表評論,指「家辦市場拼的不只是數字,還有素質,新加坡不是只着重追求市場分額」。 新加坡曾公布截至2023年底,新加坡約有1,400個家族辦公室;相比之下,香港的數量達到2,703個。但羅翊婷認為,兩地的不同策略各有其優勢和劣勢。她舉例,有些家族在香港和新加坡均設有辦公室:「有些客人在香港和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單一家族辦公室的,並無不妥,哪裏有那個需求就在那裏做。」她指出,許多家族在東南亞和內地有大量業務,需要在兩地設立辦公室,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應對市場需求。

圖片來源:patreon@EDfat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