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 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

「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榜單揭曉

商業

廣告

繼「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得獎名單於1月26日舉行的頒獎典禮出爐後,德勤於1月29日發布了《創新為源,釋放價值:彌合商業化差距》的項目研究报告,旨在探究香港的創科生態圈狀況,同時凸顯其主要優勢以應對新挑戰。

頒獎典禮吸引約150名政府代表、商界領袖、投資者、學術和研究專才聚首一堂,共同慶祝高速成長且持續創新的本地企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並邀請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行政財務部副部長李旭鴻、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滙豐科創金融企業客戶業務香港主管梁宇等重要嘉賓出席活動。

今年,共有 15 間本地高速成長企業榮獲「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獎項,其中豐疆智能、精進微生物科技、 相達生物科技和英矽智能獲頒「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領軍企業」獎項,這些企業均展現出顯著的業務增長,並穩據行業領先地位。此外,20 間營運時間較短而成績超卓的初創獲選「德勤香港明日之星」,其中滴灌通和雲豹智能獲頒「德勤香港明日之星領軍企業」 獎項。為表彰科技界的女性領導力,奧方特蛋白質科技、 精進微生物科技、 On-us 和 Wati 四間企業的女性領導者獲頒「高科技高成長女企業家」獎項。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的得獎企業均表現出卓越的增長和通過創新進一步擴大規模的潛力。這些企業來自視覺人工智能、數碼工程、雷射感應、micro-LED顯示、通信平台即服務(CPaaS)、精準醫療和醫療機械人等不同領域,顯示了香港廣泛創新且多元化的科技生態圈。」

「德勤將一如既往地致力協助實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提出的目標,亦將繼續投資於我們在香港科技園設立的創新及資產研發中心,以及在2025年前將香港德勤數字的員工人數增加一倍。我們期待繼續助力初創企業加速研發商業化,並獲得投資和資金。」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譚嘉因教授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四管齊下的創科戰略為香港初創企業生態圈的新轉捩點奠定了基礎。多年來,本地大學的大力支持,加上與業
界在促進科技創新和企業孵化方面的緊密合作,加強了政府的創新科技發展。」「科大協助學生和校友建立創辦初創企業和推動商業化的思維和技能,使他們能夠追求自己的創業夢想。我們很高興成為『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項目的知識合作夥伴,此計劃與我們培育創業精神和促進科技在商業中應用的方向一致。」

德勤 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

應對香港創科生態圈的挑戰

除了介紹「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的得獎企業外,《創新為源,釋放價值:彌合商業化差距》報告亦探討了過去兩年香港創新科技生態系統的演變,包括優勢、挑戰、政策發展,以及將創新轉化為商業成功所需的進一步行動。報告基於德勤與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科大商學院)的聯合研究,包括對企業家和大學生的調查、與創科生態圈持份者的訪談、外部報告和研究,並探討了政府政策、研發能力、人才和教育、資金、商業支援和文化等領域。德勤中國華南區創投及私募主管合夥人羅遠江表示:「儘管香港初創生態日益蓬勃,初創公司數量和創科就業人數均逆勢增長創新高,但仍有分別超過60%及50%的企業家對人才和資金感到擔憂。經濟不確定性也導致信心受挫,約53%的企業家認為初創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於2022 年推出後,市場反應正面,將政府激勵措施和政策視為首要優勢的企業家比例從兩年前的41%上升至 50%。然而,香港的研發支出仍低於OCED國家,尤其是企業,而香港的創科行業也需要創造更多經濟價值。政府提供更多土地和基礎設施、吸引海外企業設立研發中心,以及設立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的舉措將有助於改善這兩個情況,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報告建議,政府以「產出思維」的方法來衡量創科政策的成效,並聚焦取得有影響力的成果和高回報。詳細而全面的績效指標將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相關措施在產出方面的效率和影響力,並有助於資源配置決策。此外,報告提出政府可檢視公共採購機制,使中小企更容易參與政府採購;在資金、工具和知識方面提高中小企的創新能力;通過刺激本地風險資本的風險偏好,進一步豐富初創企業的資本來源。

德勤 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促進研發

為促進本地研發,報告建議政府進一步激勵本地各行各業(尤其是中小企)參與研發和應用本地研發成果。為鼓勵更多大學研究人員將其研究成果商業化,可重新評估特許權使用費分
成條款和提高「技術轉讓」在晉升標準中的重要性。此外,還可為開展研發活動或使用本地技術的中小型企提供最大的稅收優惠,並協助其應用客製化、即用型技術,以提高採用創新成果的能力。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商業戰略與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岩教授表示:「為鼓勵私營界別加大研發支出,政府可進一步激勵大型海外企業投資香港,以改善香港創新產品和服務市場規模有限的情況。」報告指出,研發成果商業化需要所有持份者的合作。在學術方面,建議大學鼓勵技術轉讓,為投資和使用本地研究成果的企業提供優惠措施。這可以通過放寬政策、提高技術轉讓的價值,以及允許教授與企業進行更多接觸來實現。大學還可以檢視股權份額、知識產權許可收入和其他條款,並仿效一所本地院校的做法,將獲得知識產權許可的發明人的收入份額從33.3% 提高到 70%。受訪者進一步建議,可通過以下措施加強香港於全球創新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激勵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通過技術許可、合作研究、合同研究和有償顧問等方式與產業互動;修訂研發資助資格標準,將重點放在技術轉讓上;或調整研發資助方向,使其更注重成果和強調產業合作的項目。

優化投資環境

報告指出,香港風險投資的融資下滑,由2022 年全年50 宗交易錄得13 億美元融資額的較低水平,進一步下降至2023 年頭10 個月的30 宗交易和 6.91 億美元。這阻礙了香港的創科生態圈,促使政府加大力度刺激風險投資,並為研發密集型初創企業提供長期資金。羅遠江補充:「我們歡迎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舉措,並希望對其在提高私營界別研發
支出、促進技術轉讓、提高本地產業競爭力和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的成效進行有效評估。」「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可通過制訂包括不同行業和地區、平衡和多元化的投資戰略,從而在

滿足創科行業需求的同時降低風險。此外,政府可簡化其他創科支援計劃,並擴大相關服務範圍,以涵蓋初創企業在整個業務週期中的需求,而孵化器則可根據初創企業在不同階段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資源。」報告亦建議,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調整投資目標,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新興機遇;擴大投資組合,納入對早期公司的投資;密切關注正進行戰略投資的普通合夥人的財務表現,並從其投資選擇中洞悉行業動態。針對科技公司從早期至成長階段所面臨巨大的資金缺口,報告建議可通過建立新的組合型基金(FoF)來填補,而該基金可投資於其他專注於與科技相關的早期投資的配套基金。此外,還可以鼓勵家族辦公室、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直接投資本地科技企業,或作為有限合夥人向風險投資基金注資。

德勤 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人才挑戰

儘管政府推出成功吸引頂尖科技人才的措施,包括三萬名專才通過2023年出台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來港,但科技人才不足仍是香港創科生態圈面臨的首要挑戰。徐岩教授指出:「令人鼓舞的是,初創企業開始興起,創業氣氛也日漸濃厚,尤其是在本地大學。然而,調查顯示63% 的創業者難以招攬足夠的人才。雖然政府已推出了多項吸引海外人才的計劃,但供需失衡的情況仍值得額外關注。報告建議,解決方法之一是培養更多本地STEM人才,同時探索『快閃組織』等創新方法,於開放創新的時代發掘全球人才。」為應對此挑戰,報告對香港吸引海外人才的舉措提出了幾項建議,包括建立詳細介紹本地創科初創企業的需求平台,以便海外人才辨識機會;提供更多人才公寓,提高住屋補貼、教育和醫療津貼。與此同時,報告還建議加強本地創科人才庫,包括通過贊助學生實習和工作崗位來培養與行業相關的技能,以及為STEM專業的學生和處於事業初期的研究人員提供工作機會。

關於「2023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及明日之星」「德勤高科技高成長」評選項目旨在表彰高速成長、持續創新的本地科技企業。「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開放予來自科技、生命科學和新經濟領域的企業報名,並按照企業過去三年的營收增長率予以排名。角逐的企業須營運三年以上,總部設於香港,並且須擁有為其帶來顯著收入的知識產權或專有技
術。

「德勤香港明日之星」為「德勤香港高科技高成長」的姊妹項目,旨在表彰實現了高速成長但營運時間較短的企業,以及展現出遠見卓識的領導力和突破性創新的「德勤香港明日之星領軍企業」。項目亦包括「高科技高成長女企業家」獎項,以表彰由女性創辦或共同創辦的初創公司的成就

按此查閱報告全文(英文版)和得獎企業名單。

贊助商

滙豐

策略夥伴

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

香港科技園公司

知識合作夥伴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支持機構

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

海闊天空創投

國宏嘉信資本

華潤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

戈壁大灣區

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房地產科技協會

香港X科技創業平台

互聯網專業協會

投資推廣署

MTR Lab

媒體夥伴

經濟一週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