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安 資料圖片

利安綠色建築 由內地到中東

大灣區

廣告

全球暖化影響人們的生活,減排刻不容緩,而建築物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來源,更加應該重視。

今年是利安顧問有限公司(Leigh & Orange)150週年紀念,該公司參與的項目遍及香港、內地及中東,早已融合環保理念,最近獲得「環保建築大獎 2023」綠建領導先鋒大獎(顧問公司),具體呈現可持續發展理念。

利安顧問有限公司成立於1874年,早年為了方便港人飲用新鮮牛奶,為牛奶公司建設倉庫,即現時的香港藝穗會。之後,利安在港不斷發展,參與不同類型的項目,現時在港的項目,包括啟德體育園、西九文化區、添馬立法會綜合大樓擴建工程、元朗大球場重建項目,以及各所大學等。

利安設計的崇基學生發展綜合大樓同時於「環保建築大獎 2023」獲得新建建築(已落成項目⸺公用)大獎,​該項目將舊校園重建為以學生為本、健康及綠化的環境,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設施和公共空間。

利安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由始至終因地制宜

近年流行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概念,建築物的碳排放舉足輕重,所以建築物在設計之初,便需要兼顧環保,最近利安獲得綠建領導先鋒大獎(顧問公司),引證公司在這方面的努力。「一直以來,建築設計都需要因地制宜,盡量利用所在地的資源;近10多20年來,綠色建築及相關認證才開始愈來愈流行。」利安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少穎說。

利安較早前的項目,例如1999年的香港大學嘉道理生物科學大樓,採用雙層幕牆設計,有效減排節能;2001年設計的INTEGER香港館,結合智能環境技術與創新施工技術,此館已永久遷至北京作環境中心。

除了新建樓宇外,近年愈來愈注重活化舊有建築物,例如利安為逾百年的聖保祿天主教小學進行活化、建於1953年的香港粉嶺聖若瑟堂進行擴建。

利安早已衝出香港,在其他地方開展業務,最先當然是大灣區,近期參與新澳門中央圖書館;至於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當中,利安先後參與過七個城市的項目,涵蓋運動設施、公交導向型開發、集團地區總部大樓、基金小鎮、世界排名的超高層建築、室內設計等等。現時內地、香港及澳門、中東及東南亞,各佔利安整體業務三分之一,所有項目均需要符合當地綠色建築規格的要求。

利安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帶動科技產業形成

「隨著科技進步,現時已有很多工具協助我們計算不同層面的碳排放,我們主要在設計、物料及日後營運三方面,著力減少碳排放。」在設計的階段,建築師需要考慮建築物的座向,如果空氣流通、陽光充足,便可以減少用電。環保的建築材料愈來愈多,例如低碳混凝土和玻璃幕牆等,但是香港的選擇仍相對較少。

建築物的生命周期較長,如果設計得宜,便有助減少日後日常營運的碳排放。「現時有不同的科技及數據協助,建設建築物的每個階段,都需要有相關的數據支持,並且轉化為經濟效益,程序比以往較為複雜,但是整體有效改善建築物的碳排放。」隨大灣區進一步融合,該區交流愈趨頻繁,合作模式亦愈來愈多樣化。

過去,外資企業將不同的建築科技帶來香港,作為踏腳石,然後進入內地市場,香港作為橋樑的角色較為單向。現時,香港應用的創新建築科技,例如MiC(組裝合成建築法),需要配合大灣區的廠房進行生產,最終形成一個產業。「內地的建築科技較難直接走向國際;而香港校多採用國際標準,法律、版權各方面較為成熟而開放,可以擔任互認標準的角色,內地可以利用香港輸出科技產業。」

香港及內地可以在多方面合作,例如香港資源較為貧乏,可與內地合作研發可再生能源,亦可以合作研發低碳建築物料,作出創新應用;同時將智能技術與數據融合,做好防禦力準備,最終帶動科技產業形成。「香港在大灣區,甚至在亞太區,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香港固然是金融樞紐,同樣擔當橋樑角色,為周邊地區招商引資。」

利安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說好香港故事

內地的土地出讓條款經已包括綠色建築的要求,大型公共建築應達到國家標準的二星級以上,並鼓勵其他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按照二星級以上等級;亦不提倡大拆大建,盡量利用或者活化現有建築。

至於香港,綠建環評是被廣泛使用的綠色建築評估工具,由第三方作中立評估,以評審建築物的可持續績效,這是一項自願性計劃。「香港地價高昂,經濟效益及環保效益是長久以來的糾結及迷思,雖說兩者互相角力,但是隨著科技發展,有望達致雙贏。」

綠色建築亦有助香港企業到一帶一路發展,尤其是中東國家,當地人們認為香港的氣候及文化與他們相近,非常留意香港這方面的人才,有助輸出香港的產業。利安到中東發展已有10至20年時間,較多項目在杜拜、沙特阿拉伯,其中包括大型千兆項目,由於中東希望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所以近年重視零碳概念。

「他們在全球物色合作夥伴,所以服務供應商需要能夠提供極高水平、有賣點的綠色建築設計,我們與當地夥伴洽談的時候,經常講解香港的實際情況,有助說好香港故事。」

其他市場對香港綠色建築人才虎視眈眈,而近年不少港人移民,李少穎估計,行業的人才流失達兩至三成,尤其是中級以上的管理層,而這些人才培訓需時。建築師擔任總顧問的角色,需要了解項目的每一個環節,由構思概念、整合數據、落實設計到實際建設,需要協調不同夥伴,近年配合ESG風潮,還要懂得在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盡量減少碳排放。

「近年內地經濟放緩,業界到內地招聘較以往容易,香港可以吸納內地的人才來港,政府亦推出便利的政策;而我們的項目較為國際化,也能吸引國際人才來港發展。」

利安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思維需要改變

大約10年前,利安接到一個室內設計項目,戶主希望將住宅單位翻新,用以教育下一代環保理念。雖然該單位價格不菲,但是在翻新的過程之中,盡量採用環保物料,例如將原有的木地板拋光及清潔;另外,以較便宜的價格購買重用的地磚。

利安將間隔改動,形成對流風向;露台進行大規模綠化,並裝上風扇,即使在炎夏,打開窗戶便已經非常涼快,每年開空調的次數寥寥可數。「一般人都會認為,如果家裏不是很貧窮,為何要重用舊物料?但是戶主的思維不同,後來還廣邀朋友參觀,讓人們了解使用舊東西也可以很漂亮。」

李少穎為科技園設計創新斗室(InnoCell)的時候,引入了資源共享的理念,將個人的空間盡量縮小,騰出更多空間供所有住戶共享。 「我們利用有限的面積,間隔出數百個房間,騰出較大的共享空間,讓住戶進行不同的活動,例如遊戲、吃飯及運動等,這同樣牽涉到思維模式的改變。」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