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 旅遊 資料圖片

高鐵旅遊系列(下) 吸引灣區居民南下 香港旅遊市場增10倍

大灣區

廣告

高速鐵路湛江西綫於2023年10月開通,除了便利港人北上外,亦能吸引內地旅客來港發掘美食打卡好去處,加強大灣區城市之間互聯互通、旅遊經濟及文化交流,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

大灣區人口眾多,倘若內地城市放寛簽證限制,本港旅遊市場有望增大十倍,並且可以加強與其他城市的對接,發掘更多旅遊主題及資源。

近期港人北上消費成為熱潮,影響本港旅遊產業鏈,如餐飲及零售業等,其實由始至終港人北上多於內地人南下,因為港人前往內地較為方便,一直有不少人北上工作或娛樂。

雖然內地在「沙士」之後,陸續放寬不同省市來港「自由行」,但是內地人需要申請簽注,現時大灣區城市當中,只有深圳推行「一週一行」簽注。

高鐵 旅遊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內地免簽惠及香港

「一週一行」簽注有效期為三個月、半年或一年,這段期間,內地人可以每星期來港一次。

立法會功能界別(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說:「若果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都開放『一週一行』,該區人口逾8,000萬人,這樣可以令香港的旅遊市場擴大十倍,但這當然需要高層次的溝通。」

中央近期試行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及馬來西亞持普通護照人員可以免簽證入境,香港亦能夠從中受惠,一起「做大個餅」。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徐王美倫說:「港人前往歐洲旅行,大多不會到訪單一國家,而是同一時間遊覽多國,所以海外旅客來到亞洲,他們亦有興趣到訪不同地方,包括香港。」

姚柏良說:「很多人都問我,香港是否仍然有吸引力?我可以說香港絕對有吸引力,其實真正的旅遊並未開始。」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美食及購物天堂,中西文化合璧亦是賣點之一,其實還有很多旅遊資源未被發掘,例如本港的最大特色是一國兩制,而且蘊含大自然資源,包括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及海岸線,如果能夠在保育與發展之間取得最佳平衡,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高鐵 旅遊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旅遊產業鏈的概念

姚柏良樂見2023年施政報告關於發展旅遊業的重點,他認為是最重視旅遊業發展的一次,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出重振旅遊業,著手制定「旅遊發展藍圖2.0」,並將於2024年發佈。

姚柏良說:「重振香港旅遊業,不能單靠旅遊業界,香港各界必須有旅遊產業鏈的概念,其他範疇也要作出相應配合,互相協作,包括各行各業以及市民,作出縱向及橫向的整合。」

縱向整合就是串連整個產業鏈,包括酒店、餐飲、交通等;至於橫向整合,就是政府不同的政策部門互相配合,例如MICE屬於商經局的範疇,但是發展局、運輸局、民政局等都需要作出配合。

高鐵打通大灣區交通,是旅遊業縱向整合的重要元素。高鐵復運後,深受跨境旅客歡迎,2023年的載客人次於11月中已超越2019年全年乘客量,達至超過1,700萬人次;國慶和中秋節長假期間(9月30日)亦創出超過十萬人次新高。

高鐵已成為不少旅客跨境出行及到訪香港的首選,尤以往來深圳的乘客增長最為顯著。

除香港乘客量有所增長外,內地旅客自3月起已佔高鐵客量一半以上,隨著內地旅客訪港簽證限制逐步放寬,2023年7月以後,使用高鐵服務的內地旅客亦已超過2019年同期,進一步深化兩地連繫交流。大灣區愈趨融合,不少人擔心大灣區其他城市,會搶走香港的旅遊業生意。

高鐵 旅遊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發展主題旅遊

「很多人都以為吸引入境旅客最重要,其實旅遊業需要有出有入才是好事,香港與其他地方有來有往,才能夠推動旅遊業。」姚柏良說。

展覽業與旅遊業密切相關,年底一向是本港展覽業的高峰,但是本港的展覽場地不足是長久以來的問題,香港可以考慮與鄰近城市作出優勢互補。

現時香港的展覽場地約逾15萬平方米,至於澳門擁有超過20萬平方米,如果兩者能協作,將能帶來不錯的協同效應。徐王美倫說:「大灣區內的城市各有不同性格,吸引之處各異,以音樂會為例,澳門主要在酒店內舉行;珠海較多沙灘音樂會,這些與香港紅館舉行的演唱會,感覺不盡相同。」

旅遊業界剛在2023年11月成立大灣區文旅聯盟,推動區內業界連繫對接,共同發展旅遊業。

姚柏良說:「江門有碉樓、澳門有大牌坊,香港也有故宮文化博物館,這經已是一個非常吸引的旅遊主題,讓區內旅客一次過到訪三地,進行一趟教育旅遊。」

隨著旅遊業發展多年,人們追求深度遊,所以工業、企業及教育旅遊,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例如到訪知名企業如華為、抖音等,相信對不同城市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高鐵 旅遊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不斷提升服務

港鐵與中銀香港於2023年9月推出「大灣區青年卡」(信用卡)高鐵車票回贈優惠,鼓勵青年人把握區內的發展機遇。8月推出福田「靈活行」嶄新票務安排,讓往來香港西九龍站及福田站乘客於乘車當日可額外改票三次,即使錯過了列車仍可使用「靈活行」改乘。

以上措施為乘客提供更大彈性,更方便人員流動,發揮一小時生活圈的優勢。港鐵繼續留意乘客出行模式,並與內地鐵路單位緊密聯繫,為乘客帶來更便利優質的跨境出行體驗。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