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排隊回流 港股背後隱憂

中概股排隊回流 港股成交暢旺背後隱憂|林子俊

專欄

廣告

近月以來,伴隨美國將更多美國上市中概股列入暫定除牌清單,不少耳熟能詳的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09988)、京東集團(09618)、蔚來汽車(美股代號:NIO)、貝殼(02423)。儘管股票代碼多了英文字母,但香港投資者可不用挨夜參與到更多中概股的部署。

就如大摩也可以在短短三個月內,對中概股信仰發生180度轉變。今期筆者先不討論單獨公司的估值是否吸引,主要想分享對港股整體市場的影響。

事後復盤,在前港交所(00388)主席李小加帶領下,2018年推出的上市制度改革,毫無疑問是正確並且有成效的。

生物醫藥股在2019年疫情爆發後大受歡迎,同股不同權排除了大型科技股顧慮,雙重上市,為美國上市中概股提供了解決思路。

根據港交所業績,2021年全年有88%集資額來自新經濟股,累計總市值佔比超過兩成。2021全年日均成交和2018年相比大幅攀升,其中新經濟股的貢獻功不可沒。

中概股排隊回流 港股背後隱憂 中概股排隊回流 港股成交暢旺背後隱憂|林子俊
(圖片來源:iStock)

成交暢旺有利有弊

然而,暢旺的背後並非沒有隱憂。

香港2019至2021年整體新股融資金額為3,145億元、3,975億元和3,264億元,假若剔除大型新經濟股,中小企的總融資金額並沒有太多的改善。

尤其是今年疫情下,不少企業推遲了上市計劃,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信心找到足夠的資金認購。

換言之,在池塘沒有同步擴大的背景下,愈多大魚加入,中小型魚的生存空間就會受到打壓。

中國企業比例愈來愈多,風險集中度增加。由於大部分新經濟企業主營業務或總部在內地,因此,一旦政策對某些行業加强監管,或出現週期性風險,整個板塊甚至市場波動將會非常劇烈,甚至出現過激反應。

相反,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美股代號:GOOGL)、Meta Platforms(舊稱Facebook,美股代號:FB)及Tesla(美股代號:TSLA)等美國上市企業,業務遍布全球,即使某一個地區或國家出現系統性風險,對整體的影響會相對輕微。

誠然,上述兩個問題在所有交易所都存在,不同在佔比和對整個市場的影響程度。

大公司受到更多人歡迎,小公司也有足夠的流動性支持,上市公司業務遍布全球,資金同樣來自全球的理想交易所,還未有真正出現。

港交所作為全球一流的交易所之一,有機會也有基礎往著這個方向邁進。

投資者作為市場的參與者,需要更加留意中小型股流動性風險。

然而,正正因為大資金的關注度低,假若發現一些符合國家發展,本身業務又不錯的中小公司,買到平貨的機會也會更高。

延伸閱讀:薪酬調查|IT界嚴重缺人!未來5年大幅加薪招攬10萬新血+附轉行必學技能!

延伸閱讀:英國移民調查|半數移英港人現抑鬱或焦慮症:不信任華人團體!

為何多了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

多了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國將更多美國上市中概股列入暫定…詳情請看

為何今年企業推遲了上市計劃?

今年疫情下,不少企業推遲了上市計劃,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詳情請看

圖片來源: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