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

國泰︳上年業績十三年最高 今年業績分分鐘更亮麗︳李聲揚專欄

投資

廣告

提起國泰航空,當然是人人皆「媽」。員工固然投訴公司刻薄,疫情下炒人,薪水又低(為何不轉工?)。乘客當然亦投訴服務差,飛機餐難吃,航班取消,整體水平大不如前(但還是一路鬧一路坐)。

國泰︳去年錄得90億盈利轉虧為盈

好了,一街講到國泰不知所謂,快要執笠。話說國泰早前剛出業績。結果呢?公司去年錄得90億盈利,轉虧為盈(2022年則虧損73億)。90億有多少?是公司十三年以來最高的盈利水平!同時間,國泰自2019年後,首次再派發股息。好過預期的業績,令國泰股價在業績後一度升8%,去到52周新高。

留意,公司的盈利算是「貨真價實」,無甚水份。雖然公司錄得約21億元的一次性收益,但若計2023年「核心盈利」(就是收入減開支,未計聯屬公司,稅項和優先股股息等等東西),仍有103億 — 疫情前的數字,一年頂多是10億上下。

國泰︳盈利大升不外乎開源節流

為何盈利大升?不外乎是開源節流。我們先看看收入,國泰2023年收入,當然較2022年大升,而2023年下半年又較上半年好。原因?大家都知道,因為開關復常,「報復性外遊」(當然也有遊客訪港)。留意的是,國泰收入上升,是由客運推動。貨運收入方面,反而較疫情下為低。原因是因為疫情之下貨運成本大升,航空公司(和船公司)都受惠。復常後,貨運價格也隨之回落。無論如何,貨運只佔公司收入約25%,而貨運需求一般不會忽然爆升。不少坊間評論之前認為國泰應該「聚焦貨運」,完全是天方夜譚。一句:客運復常,公司就復常。旅客不飛,任你再多貨也不能令公司賺錢。

國泰︳資深員工離職

雖然客量仍未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但國泰2023年下半年收入已超過501億,頗為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原因是甚麼?其中一大原因,當然是機票貴了。大家有外遊的話,都發現那些超便宜機票已經不再。有趣的是,雖然國泰收入已接近疫情前,但開支卻仍較疫情前低了一截。為何如此?原因複雜。但很大程度,是因為員工開支減了。首先是現在國泰的員工
數目,仍較疫情前低了不少。另外不方便的真相是,疫情之下有不少資深員工離職,國泰新請的員工,人工卻比以前低。

國泰︳復常後資金回籠很快

還有一點值得留意:國泰的利息支出,並無爆升。不是說公司之前在資金短缺,要政府打救嗎?也是事實。航空公司在疫情下,沒有客運航班,資金當然即時有很大壓力。但到客運復常時,資金回籠也很快。現在國泰的利息支出,較2018年為高,但和2019的水平相若。特別留意,雖然聯儲局過去兩年「暴力加息」,不少企業的利息開支以倍數上升,但國泰的利息開支,卻保持平穩。為甚麼?就是因為剛才提到,客運復常後,資金回籠很快。國泰的債務水平,一直在下降。疫情前的「淨負債率」是130%,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中升至190%,現在則回落至88%。

國泰︳業績尚有一個隱憂

不過,國泰業績中尚有一個隱憂。留意疫情之下,公司接受了政府「打救」。救助方案的一部份,是公司向政府發行了優先股。優先股有點像債券,需要每年付優先股股息(疫情下國泰曾經「暫停」支付,但只能是有拖無欠,之後還是還清),每年都要6-7億港元。特別留意,優先股的股息,按年上升,所以之後的優先股股息,將會更大。好消息是國泰2023年年尾已經回購一半優先股,也計劃於今年7月再回購剩下一半。沒有了這些股息開支,國泰今年的業績,可能可以更加亮麗。但當然還要看看員工開支方面的壓力。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