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並不足夠 資料圖片

夜經濟並不足夠

投資

廣告

夜經濟在即將發布的《施政報告》,作為刺激經濟的重點政策之一,引起社會不少討論。更有消息透露,一系列夜間活動,將會在中秋節前後開展,並由國慶節假期一直推展至跨年。

另一邊廂,港人去深圳消費的熱情不減,6月北上人數超過408萬人次,7月至8月中,合共超過720萬人次,每月消費金額估算超過40億元。
相反,7月至8月中南下内地及其他旅客只有533萬人次,差距為187萬人次。
假如只考慮陸路,7月出境和入境人次分別為452萬和173.9萬人次,差距更大。
按照羅兵咸永道估計2023年香港在消費券等多項刺激下,零售額增長全年預計為17%或4,080億元。
換言之,港人北上消費金額有機會超越香港零售金額的增長。

一河之隔成本有別

一河之隔,兩城的消費吸引力差異固然有成本、服務態度、品類選擇等多方面影響,其中成本被認為是關鍵因素。

政府似乎也想透過較為相宜的租金,甚至類消費券的方式吸引遊客和本地消費者。除此之外,筆者認為科技也可以出一分力。
的士拒載、加價;餐廳以次充好、不合理價格等現象所有城市都存在,也最容易在網絡媒體引發「公關災難」。
以的士為例,投訴的方式為打電話向交通組或警察報警,等待警察到場處理。
也可以通過網站提交交通投訴表格,輸入最多1,000字的詳情,然後21個工作天内給與具體回覆。
相反,内地大部分城市已經使用微信、支付寶、官方手機應用程式(App)甚至微博等方式,透過拍攝等方式取證並投訴,絕大部分call車軟件上,也有一鍵投訴的方式。

於此同時,內地部分城市如深圳,還有對粗言穢語、開車時候使用手機和拒載繞路等舉報,設有100至1,000元人民幣(視乎案件嚴重)獎勵機制,確認舉報成立後,系統自動存入電子錢包。

宜結合科技及互聯網元素

再擴展一下,熱門餐廳等位自動鏈接到微信(不用門口等位)、各行各業的網上預售套票(透過抖音和美團等平台發售)、同款一鍵購買等玩法,香港並不是沒有,但要麽參與數目較少;要麽使用流程欠缺,即使是大型商場,始終有一種「不到位」的感覺。
宣傳方面也有欠缺,2022年港府曾花費不少於1億元,請500個KOL到港體驗和宣傳,平均每個網紅20萬元預算。

按照1月公布的數據,其中19位網紅作品瀏覽量接近300萬次,粗略估算每個瀏覽1.27元;然而四川甘孜的文旅局局長單單一條抖音片,瀏覽量就超過1億次,多個城市局長特色服裝展示,分別也超過5,000萬次。
夜經濟對香港旅遊固然有一定幫助,但40元一碗魚蛋粉,60元一份牛腩很難產生長遠效益。
香港可以在搞高端旅遊、特色旅遊的同時,多考慮結合科技和互聯網元素,提升整體的旅遊體驗。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