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禁令

馮南山專欄︳沽空禁令引爭議

投資

廣告

作為全球最具權威國際評級機之一,近日穆迪(Moody’s)對內地和香港的信貸評級展望均由「穩定」下調至「負面」,引起廣泛關注,有關外部因素透過發放一些資訊,從而引起沽空行為,導致市場產生波動。而近期內地和南韓對沽空股票實施禁令的舉措,更引發了一系列關於香港是否應該仿效的爭論。

這個極具爭議的話題,難免產生兩極分化的對立論點,支持者認為沽空禁令,是間接刺激市場活動,有利於為停滯不前的市場提供底線。
而有意見則認為,此舉將會打擊投資者的積極性與信心,降低市場流動性。
南韓重啟「禁空令」後股市飆升,有監管機構表示,這一爭議性舉措,是為了制止全球各地的對沖基金及其他投資者,會非法運用的交易策略。

股市升跌與沽空的相關性

此外,自今年10月中旬相關措施出台以來,上海和深圳股市均出現了上升趨勢,因此從表面上看來,可以認為禁止沽空,與市場看漲情緒有關。
南韓相關規定類似,在香港進行無貨沽空也屬於違法操作,因此沽空者通常會先向券商借入股票,再於市場上進行出售;其後再以較低價位回購。

一些支持全面禁止沽空的人士,將沽空者比喻強盜,並認為常用的沽空策略,會在極端情況下導致市場擾亂。
另一方則認為,如果主要目的是防止股價下跌,則禁止沽空只是徒勞無功,股價可能沒有明顯調整。
全球監管機構都曾在某個時段,尤其是經濟蕭條或危機時期參與過禁止沽空,因此業界也有不少關於此類影響的研究。
歐洲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R)研究了一些歐洲國家,為了應對經濟危機而在特定時期實施臨時沽空禁令,例如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2011至2012年歐洲債務危機,以及最近2020年春季的新冠疫情初期。

研究結果顯示,禁令的實施使得整體價差降低,改善了高差價股票的市場流動性。
而其他研究的結論則是,沽空交易可以提升市場效率;但相反,限制此類操作,只會損害流動性。
支持實施禁令者與反對者都認為,這類措施是對交易活動的限制,但關於此舉利弊,則仍然存在意見分歧。

香港市場的沽空限制

香港也有嚴格規定限制惡意沽空,通常要求沽空者在進行沽空交易時,支付股票面值約20%作保證金,並將從出售中獲得的全部現金,存入券商的保證金賬戶中;另外,還需要通知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
此外,沽空交易的售價不能低於當前的沽出價。
因此,設定低售價不太可能引發恐慌賣盤,如果買盤不足,交易則可能難以執行。

筆者認為,關於沽空禁令是否適合香港,仍是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議題,包括市場流動性、投資者信心和市場效率等。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