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效應: 市場報酬集中在換月首星期 歷史證據是否如此?

投資

廣告

相信即使是沒有金融學的背景的股民,也必定聽過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簡單而言,該假說認為某股票的股價,已充分反映了該股票所有公開了的、甚至是未公開的資訊,所以,投資者並沒辦法透過掌握額外資訊,而獲得超額報酬。該假說共分弱、半強及強三個版本,在此暫不展開。那投資者是否真的沒辦法獲取超額報酬? 也不是,學界一方面普遍認同有效市場假說,但另一方面卻承認市场異常 (Market Anomaly)的存在。今天想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個很重要的日曆異常(Calender Anomaly)——月初效應 (Turn-of-the-Month Effect)。

該效應指出,絕大部分的市場報酬,也發生在換月的一個星期(一般取月尾的最後4個交易日及下月月初頭3個交易日)。而月中十幾天的交易日,則是接零回報的。所以,若我們每個月於月尾第4個交易日開市時買入,下月月初第3個交易日賣出,則會獲得與buy and hold接近的回報之餘,風險卻因持貨時間減少而下降。

歷史證據是否如此?

圖一紅線為標普 500指數於1932年至2008年的總回報、藍線為月初效應每月該7日的累積回報、黑線則為餘下日子的累積回報。這數據不僅證實了月初效應的存在,期間其餘交易日的回報更為負。而buy and hold的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MDD)為56%、月頭尾7日則只有27%,亦印證了持貨時間越少,風險便越細。圖二為1960至2020年,月初效應於標指的回報,可見2008年後,該效應仍於美股存在。

圖片來源:patreon@EDfat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