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輝達 資料圖片

AI引發技術革命 輝達享受利潤之旅

投資

廣告

上期談及,Open AI的最新產品Sora的表現震驚了全球,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對電影製作和廣告行業的從業者和學生,有可能在不久將來帶來衝擊。但回到現在,輝達(Nvidia,美股代號:NVDA)可能才是最大的受惠者。

自從各種人工智能(AI)產品爆發以來,AI已經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投資賽道,甚至成為國家級戰略板塊。其中,以美國企業的集資規模最大,而內地巨頭興致也不少。
在一定程度上,透過AI算法有機會把所有行業都「重做」一次,掌握技術意味著掌握了先機。

然而AI需要大量的模型訓練,而大模型對高速和優質算力需求非常大,按照市場數據分析,目前算力要滿足現有的AI產品規模化,需要增長80甚至100倍。

換言之,企業假如想突圍而出,門檻就是購買大量的算力。當中,Nvidia無論技術還是規模,全球晶片生產行業中都是龍頭位置。單單GPT-4的模型訓練中,就用了25,000粒Nvidia的圖像處理器GPU。

而晶片製造行業又是典型的規模化產業,規模愈大,生產成本和研發成本攤分就愈平,所以輝達毛利超過七成;淨利率都超過五成。

目前訂單可盆滿鉢滿

儘管茅臺毛利率超過九成,不少企業生意的利潤率也很高,但考慮到未來數十上百倍的市場空間,輝達幾乎可確定在未來數年即使「不思進取」,目前的訂單都可以確保公司賺得盆滿鉢滿。

難怪輝達業績後,市值就上升了2,700億美元,相當一晚升幅,達到香港2023年本地生產總值(GDP)逾七成。

當然,輝達的賺錢能力讓不少公司眼紅,例如OpenAI執行長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就宣布募資70,000億美元,興建數十座晶片廠,以提高全球AI晶片產量和加快AI市場發展。

按照迭代效應,GPT3.5、GPT4,以及未來GPT5,分別使用了10,000,25,000和50,000粒GPU,未來的需求相信更大。

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美股代號:GOOGL)在去年底也宣布,在資料中心晶片研發方面已取得進展,有望於2025年開始使用新的晶片。

亞馬遜(Amazon,美股代號:AMZN)則宣布推出兩款最新自研晶片,包括驅動雲端事業AWS的CPU晶片「Graviton4」,以及助力大型語言模型的第二代AI晶片「Trainium2」,運算效能都大幅提升。相反,蘋果公司(Apple,美股代號:AAPL)和高通(美股代號:QCOM)的專利爭議短時間難以解決,透露的資訊更傾向於研發AI PC的產品。

4G技術成熟催化出大量手機流動端應用企業,蘋果手機及微信等硬件和手機應用程式(App)十億計用戶,也只不過是近十多年的事情。

大眾都希望AI熱潮及輝達成為下一個蘋果,而不是被收購的諾基亞(Nokia)。

因此,即使投入成本高昂,企業也願意試下去。輝達憑藉先發優勢,在眾多對手未成長出來之前,相信可以享受很長一段時間的漁翁之利。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