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物業自救方法 變銀主盤定減價賣較好 資料圖片

斷供物業自救方法 變銀主盤定減價賣較好

按揭

廣告

近期二手成交新聞多以二手蝕讓個案居多,幾乎2018年後買入都全軍覆沒,樓價在無成交量情況下下跌,令即使想止蝕離場的業主都感到煩惱,更慘的情況是受加息影響,如果連樓都供不起,結果會是怎樣?

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留言,問及物業斷供相關問題:「層樓我供不起,但又賣不出,斷供的話,銀行如何計算債務?有無可能拿回供樓的錢?」

斷供3個月會Call Loan

其實假如業主斷供物業兩個月,銀行就已經會「響起警號」。
業主若斷供三個月,就會被銀行Call Loan,如果業主確實無足夠還款能力,物業就會被銀行收回,成為銀主盤。
至於有沒有辦法取回已供款項,就視乎業主本身供款額是多少,以及銀主盤成交價是多少。
如果幸運地,單位成為銀主盤後,賣出價扣除未償還貸款及其他雜費仍有剩,業主就有資金可以回收。
相反,若賣出價未能填補貸款餘額及其他費用,業主就等同失去物業並要繼續負債,一旦業主沒能力處理債務,就可能要申請破產。

而銀主盤一般都會較市價有折讓,在樓市氣氛欠佳的情況下,即使能夠以市場定為「好價」賣出,都未必能夠清還欠債,這個也是負資產的可怕之處。
就此情況,有不少網民都建議業主嘗試盡快賣樓,畢竟業主在自行定價情況下,尚有機會可以將負債金額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即使要蝕讓也好,起碼都有數得計。
但假如變成銀主盤後再賣出,其實只是將賣出物業的權力,轉交由銀行處理。
銀行雖不至於一定會「賤賣」,畢竟銀行也不希望提高壞賬金額,但由於業主在整個交易中「無say」,物業最終的賣出金額,是否符合業主心中合理價也好,業主屆時也無權參與,只能依銀行賣出價計算債務。

例如早前港島區西營盤一個納米銀主盤,業主於2018年買入時,樓價為1,025萬元,惟銀行以410萬元開價,最終以490萬元易手。
整個過程中業主無從插手,就算認為銀行以410萬元開價並不合理,會令他債務加重也好,業主也只能照著辦。
另一方面,若物業因為斷供而成為銀主盤,對業主本身信貸評級(TU)亦有很大影響,將來業主要再借貸或申請按揭買樓,將會困難重重,事後亦需要花若干時間重整TU,先行減價賣樓,控制債務,都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可嘗試轉按拖長還款期

由於不清楚留言網民的物業詳細情況,其中有一個可以幫助他的方法,就是轉按物業,嘗試把還款期再拉長,攤薄後每月供款有所下降,或許可以解他燃眉之急,不會處於斷供的情況。

不過這方法也不是萬全的,假如業主現時失業、經濟情況大變、物業估值大降或業主尚有其他債務等,轉按也未必能幫助到業主。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