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前諗一諗 28歲月儲$35,000想買荃灣$500萬樓

樓市

廣告

諗Sir:

本人今年28歲,月入30,000元;女友今年27歲,月入41,000元。兩人合共有儲蓄約170萬元,每月可共儲蓄約35,000元。

我們打算一至兩年後結婚,前提是要先買樓,預算在荃灣區買500萬元以內的兩房單位,付三成首期。

請問諗sir覺得現在是否入市時機?

美國年尾料會再加息,香港亦很大機會跟加;加上供應增加,請問樓價係會再平衡向上,定有機會跌5%至10%? 

渴望上車的青年讀者

文:諗Sir

 

讀者儲蓄能力不俗,但估計睇得理財雜誌多,中了很多毒。 美國年尾再加息,香港亦大有機會跟加,是否代表香港樓價會跌?

 

1992至1997年及2005至2007年,美國兩次加息週期,香港樓價都無跟隨下跌。 根據利率期貨顯示,2018年9月(一年之後),實質利率有41%機會在1.25至1.5厘之間;而在1.5至1.75厘的機會率為25%。 按現時為1厘計,即根據現時投資者用錢「投票」的結果,未來一年美國最多只加息兩次。

 

而香港供樓息率加0.5厘,會唔會引致人大舉賣樓推低樓市呢? 所謂專家由2012年用加息原因睇淡港樓,無奈過去五年樓市全部開大,睇極淡都唔中。 至於供應增加會否推低香港樓價?

 

筆者翻查「香港物業報告2015」,當年預計2015年住宅總供應量為13,290個單位;2016年為20,140個單位。

 

而翻查物業估價署資料,2015年最終住宅落成量為11,296個;2016年為14,595個,實質比當初預計分別少15%及28%。 至於2017年及未來幾年,政府信誓旦旦話年供應超過20,000個單位,而暫時仍不到13,000個。

 

筆者同意供應增加會推低樓價,但供應短期難大增是事實。

 

不少市場上喊要買樓的人是「假需求」,當樓價下跌時,他們的「自住需要」會突然消失,故政府將供應慢慢增加有其道理。

 

至於入市時機是屬於個人,看財力的。屬於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時機,不等於諗Sir的時機。 讀者及其女友收入合共71,000元,借貸力為919萬元〔(71,000÷10,000)×50%×2.59*〕。 由於有居住需要加上屬意荃灣區,當地有大兩房價碼在500萬至600萬元左右。

 

如單名購入而聯名去借,只消用上借貸力的47.8%,買入後不會令業主陷入超借水平。 在負擔得到而個人亦未有能力承受樓價再升風險之下,建議讀者應「細細地」買間兩房先供。

 

至於新樓佢地買就唔見太勉強,不過怕佢畀人sell sell吓,只畀15%首期下「買大咗」,例如入手900萬元樓而借760萬元。 由於新盤首三年係低息上車及只需供利息而不還本,三年後就要用P-1%去還(或更高),若未來三年樓價下跌25%,讀者間樓只值675萬元,但首三年只供息故結欠為760萬元,即成負資產。

 

那麼「焗用」P-1%即5厘,未計還本,一年利息已經要38萬元(760萬元×5%),有無諗過頂唔頂得順?

 

買樓之前,究竟係睇升跌定係睇自己能力?

 

留意筆者唔係話未來樓價會跌,只係提醒讀者借前要想清楚,萬一樓市跌,會否承受不起。

 

延伸閱讀: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