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見業主輸錢離場 但7個鐵路盤不跌反升

二手成交

廣告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推出救市措施不多,只是向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未有太直接救市措施。事實上,本港樓價跌勢已成,一手市場接連平賣;二手新樓小業主更加屢現輸錢蝕讓離場個案。不過,有一類物業,即使是近年來以高位買入的新樓,抗跌力亦較強,成為淡市中逆流而上的物業。

上期本欄提到,近期發展商推盤策略都變得保守,寧可持貨觀望,善價而沽,令本年最後一季沒有千伙大盤應市,主打已推售項目的新一期或是貨尾單位。

如是者,二手新樓小業主持貨力較弱之下,近年來高位買入的新樓,隨時蝕住走,只有一類物業,抗跌能力明顯較強。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鐵路盤呎價升達3成

答案就是鐵路上蓋物業。香港人買樓,始終以交通配套為首要考慮,鐵路沿線的住宅單位在淡市中,仍然有價有市。

就以屯馬線朗屏站物業元朗朗屏8號為例,儘管一手業主劈價約100萬元,並創屋苑同類單位三年新低價易手,但轉手賬面仍獲利約100萬元。

美聯物業助理區域經理張國成提及,朗屏8號2座中層H室單位,實用面積481平方呎,為兩房戶。

原業主開價約738萬元,外區用家大膽還價約100萬元,原業主亦見市況不明朗,故願以638萬元易手,較市價低約一成,折合實用呎價約13,264元,並創屋苑同類型三年新低價,而呎價亦創兩年新低。

原業主於2016年5月,以543.6萬元購入物業,是次轉手賬面仍獲利約94.4萬元,期內物業升值約17%。

另一個數據亦可反映部分鐵路盤十分硬淨。中原地產追蹤56個主要鐵路沿綫屋苑,發現今年首三季僅錄4,084宗二手買賣登記,較去年同期7,072宗,少逾四成。

當中近九成鐵路盤呎價下跌,不過,有七個鐵路盤樓價不跌反升,分別是西灣河站鯉景灣、黃大仙站現崇山、土瓜灣站翔龍灣、恆安站天宇海、啟德站啟德一號、紅磡站都會軒及火炭站御龍山,升幅介乎0.6%至33%不等。

舉例另一個指標鐵路上蓋的區域日出康城,基於是鐵路總站,其上蓋物業價格都十分硬淨,一手業主一樣有錢賺。

香港置業高級聯席董事唐荣花表示,位於將軍澳日出康城的LP6兩房戶買賣成交,外區客以約800萬元入市,實用呎價約15,414元,較市價低約3%。

售出單位為LP6 1座低層F室,實用面積約519平方呎,屬兩房間隔,向正東。

單位以980萬元放盤,約一年後獲區外客接洽,議價後累減約180萬元或減幅約11%,以約800萬元成交,實用呎價約15,414元。

原業主於2018年10月,以約718.9萬元購入上述單位,持貨四年,是次轉售賬面賺約81.1萬元,物業升值約11%。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帶挈車位高價成交

此外,由於將軍澳跨灣大橋年底前通車,亦成功帶動區內車位高價成交。

利嘉閣分區經理蔡庭勇稱,日出康城晉海地庫雙號車位,原開價約225萬元,減價70,000元或約3%後,以218萬元沽出。

蔡又稱,買家僅考慮數小時便決定購入車位自用,原業主今年8月以200萬元購入車位,持貨僅約兩個月,賬面獲利約18萬元或9%。

相反,沒有鐵路概念支撐的新樓,便要蝕錢離場。

美聯物業助理區域經理楊浩然表示,近月移民盤湧現,該行剛錄得一宗大埔嘉熙三房戶成交,實用面積600平方呎,由於屬移民盤,業主以938萬元蝕讓離場。

成交單位為8座中層D室,實用面積600平方呎,原業主因移民放售物業套現,原開價970萬元已屬低價,不惜再減32萬元,最終以938萬蝕讓單位,折合實用呎價約15,633元。

原業主於2018年11月,以約1,115萬元購入物業,持貨逾四年,賬面虧蝕177萬元,期内物業下跌約16%。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專家教路:認清數據的統計方式

不過,網上地產資訊平台《胡•說樓市》共同創辦人胡國威日前撰文分析指,若細心研究有關樓市數據,原來跌幅多的屋苑,成交量僅一單起、兩單止,部分更屬於不同座向、不同大細面積,如此比較真的可比嗎?

他強調,現市況下有急於走貨的業主蝕讓、減價,這是事實;如果要認真過濾,建議多問資訊來源、多問計算基準、了解計算基準背後是否採用可靠統計。

同時,他指出,當樓市開始有回調跡象,而移民人數驟增,令一批原本有條件買樓、換樓的人離開,購買力銳減;留下來的人又擔心加息等因素而推遲入市。

因此,在議價過程中,昔日強硬的業主願意釋出善意減價,對促成交易絕對有幫助。

在市況轉差的「特定背景」下,業界透過不同渠道發放蝕讓個案、樓市大跌的消息,就能達到「特定目的」,變相起鋤價作用。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撻訂重售更高價

樓市形勢轉差,個別原有意入市的買家,最終大打退堂鼓撻訂離場。

事實上,撻訂可以講得上是地產業界的禁語,是買家及地產代理均最不想面對的一個難題,特別是在新盤市場。

財力不足未能上會

以往在一手樓買賣,大多是因為買家資金不足以付首期,在按揭上出現問題,就是常見的撻訂原因。

當市場氣氛熱烈時,財力不足的一手或二手買家,或受現場賣樓氣氛影響,倉卒下決定置業,未有計好數,直至要付樓價餘額時,才發現未能上會。

同時,有不少個案是基於投資策略、個人理由或市況所致。例如有投資者買入單位後認為「買錯貨」,認為止蝕方為上策;亦有部分因為擔心未來樓市下行,在整體投資前景考慮後寧願撻訂止蝕。

今年亦有買家基於移民理由,最終撻訂終止交易。

撻訂涉及不少財務成本,置業作為長線投資工具,簽署臨約前應仔細做好財務規劃。

不過,撻訂重售的成交價,或較之前的開售價更高。

沙田上車屋苑河畔花園F座高層1室,實用面積約269平方呎,兩房間隔,10月初曾以448萬元沽出,惟後來遭買家撻訂,原業主重新放盤,新近以450萬元沽出,較原先做價多20,000萬元,呎價約16,729元。

原業主於2015年4月以366.8萬元入市,持貨約七年,賬面獲利約83.2萬元離場,期內升值約23%。

另一方面,要留意的是,銀行批核按揭時,會查核申請人及擔保人的信貸評級,現時信貸評級分為A至J,A級顯示申請人信貸紀錄良好;J級代表信貸評級最差。

信貸評級受理財方式影響,例如平日信用卡及私人貸款是否還款紀錄良好、是否有破產紀錄等。為避免因財力不足而撻訂情況,有意置業者應作好理財管理。

延伸閱讀:印度神童預言|四大範疇出事|建議學呢種技能!

延伸閱讀:兩公婆靠屯門龍床盤收租 揸50萬現金想再買愉景灣放租:有無機會見300萬?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