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 資料圖片

業主假蝕讓背後

樓市

廣告

Anthony Sir:
你好!最近看電視新聞專輯,提到市場上有不少假蝕讓個案,就是業主當日透過發展商買入一手物業的時候有很多回贈,高達樓價的一成、甚至三成,有些近期的蝕讓成交,表面看似蝕讓,實際上,業主其實有賺的。代理為甚麼那麼強調蝕讓?當日發展商開賣為何不直接減價,不是更直接嗎?業主若不披露有影響嗎?

讀者馬先生

近年一手樓貨尾確實有很多回贈。為甚麼不直接減價呢?市場上,減價是最低手的做法!
筆者見證過好幾個樓市週期,賣家愈劈價、愈減價,買家愈不敢買。
可惜大部分代理仍看不通這點,仍不斷鋤價及發布低價成交;發展商比較明白這個道理,可以不減價,就盡量不減價。

發展商以回贈代替減價

很多貨尾單位,情願以提供更多優惠、回贈的方式代替減價,成交價高了,之前買樓的業主感覺即買即賺,對發展商更有信心。銀行估價亦樂意更進取,買家上會就更易。
問:「業主或代理是否應該披露買樓回贈?」
答:筆者認為,沒有必要!責任不在賣方,而在買方。
有些人士的角色是保障消費者,例如消費者委員會等,當然會認為是有需要的,因為如果代理聲稱這個單位是蝕讓,就會吸引到買家的眼球,令買家誤以為這個單位很抵買,做錯決定而買錯樓。
在業主立場,自己的單位就賣這個價,當年幾錢買,與買家何干?
閣下到餐廳吃叉燒飯,會問老闆成本是多少嗎?買二手勞力士手錶,又會問賣家買入成本是多少嗎?
賣家賺錢還是蝕錢,關買家甚麼事?難道賣家蝕錢,你就覺得抵買,就會買嗎?
又假如有兩個沙田第一城入場兩房單位,質素相若。
A單位業主在高位600萬元買入,現在500萬元賣,蝕讓100萬元:B單位業主幾十年前100萬元買,現在450萬元賣出,勁賺350萬元。
哪個抵買?難道A單位蝕賣就抵?病態啊!
買二手樓,根本不應該理會業主是否蝕賣!最重要是,自己評估這個價錢,是否抵買。
作為一個物業投資者,會自己評估買入價是否抵買之餘,還會評估幾年後,過了額外印花稅(SSD)之後賣出去,可以賣幾錢,有沒有水位,這樣稱之為秤貨。

業主賺蝕非重點

至於上手業主是賺是蝕,根本就不是重點!如果閣下買的是一手樓,更不是期望發展商蝕賣。
試想想,如果發展商要蝕錢賣給你,交樓質素會好嗎?
筆者認為,最大的爭議點,應該是在於代理的陳述,因為他們捕捉買家心理,用「蝕讓」這陳述來吸引買家,很明顯「蝕讓」是虛假陳述,建議若用「賬面蝕」幾錢較為恰當。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