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興 恒指

危機淡化避險降 港股觸底輪動回升|陳錦興

港股

廣告

2023年首季已進入尾聲,恒生指數季初升勢強勁,一度升至22,700點,主要受益於對中港經濟復常及通關的美好憧憬,還有預期美國通脹受控,利率見頂,甚至年底減息的良好願望。

農曆年假後,大市卻一路調整向下,反映市場對中港經濟復甦的憧憬過度,以及美國通脹較預期頑固、就業市場強韌,導致美國聯邦儲備局較預期更「鷹」,削弱大市上升的基礎。

然而,新近發生的歐美銀行危機,令市場一度恐慌,反令港股有加速完成調整的機會。

有危便有機,歐美金融系統的紊亂,引致市場恐慌。港股作為開放及亞洲區內最具流動性的國際金融中心,難免受拖累而波動受壓。

不過,這次矽谷銀行及瑞信流動性危機,有各自的弱點,前者存款過度集中;而後者則有持續管理失誤,而大額撇賬的問題。

危機終究反映過度緊縮的貨幣政策,正損害優質國債的資產價值,銀行資本受壓,導致對銀行的信心危機,存款因而極速流失。

陳錦興 恒指
(圖片來源: 政府新聞處)

未見嚴重外溢效應

這個循環有待打破。要麼是用強力官方手段,向存戶擔保、向銀行釋效臨時流動性,這些動作歐美主要央行及銀行同業都已經做了;要麼就是聯儲局逆轉市場對利率向上的預期。聯儲局必須在通脹與衰退的兩難中作出選擇。

不似2008金融海嘯,這次歐美金融危機,未見有嚴重的外溢效應,亞洲區的金融市場包括股、匯及債市相對穩定。

上週五(3月17日)人民銀行降準0.25%,也適時加強市場流動性,而實質上亞洲區的經濟體如印尼及印度等的經濟仍處疫後復甦,其自身外匯存底也較以往佳,有能力抵禦市場波動。

至於中港方面,今年正是經濟疫後復常的第一年,預期經濟增長強勁,內地估計達5%;而香港則見3%至3.5%。當市場再次意識到亞洲以至中港經濟強韌,資金終必加強配置。

這個星期,歐美銀行危機被進一步消化,避險情緒降溫,港股板塊輪動有加速跡象,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內房以至科網等股份都止跌回穩。

經歷近兩個月的調整,恒指本週破19,000點後,看來是找到重要支持。

陳錦興 恒指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歐美銀行危機過後,金融股料相對弱勢,投資者對國際銀行股更為保守,不過資金料轉移至其他相對強勢板塊,中字股、內需品牌股及科網平台股等。

大市已經進入業績期的尾聲,本週企業公布業績後,股價具正面反應的多,顯示市場情緒回穩,也偏向看好今年企業盈利的復甦。

後續,內銀、石油等大國企將公布業績,預期四大行盈利增長約5%,維持派高息;而石油股預期盈利表現強勁,提高派息比率,甚至公布回購計劃,都是值得期待,中國式估值體系仍在確立當中。

歐美銀行危機,暴露了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正面臨滯脹的威脅,宏觀投資環境在轉弱,對於逐利的國際資金而言,中港經濟復甦處軌道之中。

恒指完成調整機會大,今年第二季有望反覆回升。

陳錦興 恒指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 政府新聞處, 經一編輯部, Unsplash@Ibrahim Bo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