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不再學數學、歷史或地理 芬蘭成第1個擺脫學科教育的國家
2020年前廢除學科式教育
芬蘭的新教育改革在2016年已經開始,目標在2020年之前正式廢除小學和中學階段的學科式教育,全面採取情境、主題式教學,讓學生從小培養跨領域學習的能力。
即是學生上課再不是學習物理、數學、文學、歷史或地理,而是從真實的環境和世界中學習,例如是媒體、技術等。
「現象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或「主題式學習」,這是基於「探索」的學習方式,學生針對好奇的事件或現象,進行跨學科的多面向學習。
例如學生在學習鐘錶原理的同時,藉此了解芬蘭鐘錶製造業。
而年級高的學生能夠討論不同國家、宗教、族群的曆法,透過虛擬實境了解整個地球的地理、氣候等。
又或是與芬蘭設計師學習,透過3D列印創造出自己的作品,讓學生都從自己的興趣來學習。
這樣的教學方式的特點是能夠教授多於一個範疇的知識,例如學習拍攝時運用閃光燈時,當中就集合美術和物理的課程。
教師配合新教學風格
這項改革需要不同科目的教師之間的大量合作,而赫爾辛基的70%的教師已經參與為教學改革的準備工作和培訓。
因為共同教學是課程的基礎,所以為了鼓勵教師投入多於一種範疇的知識和技能,接受這種新教學風格的教師將會獲得加薪。
而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新的教學方案對教師來說也是非常有益和值得的。
一些已經正式套用新風格的教師紛紛都表示,不想重回以前的教學方式。
其實這個反應不足為奇,因為能夠教學互動是每個老師一直夢寐以求的。
目前,學校有義務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現象式學習」,目標到2020年完全實施。
立即加入經一Patreon共肥計劃
每日只需~$2.5 大量文章無限重溫
全新訂閱計劃內容將全面升級!由港股美股到加密貨幣,經一特別搜集業內專家撰文分析,深入淺出拆解脈絡。
經濟一週Patreon限時尊享85折!訂閱經一Patreon後,更同時能閱覽投資名家專欄與分析,及投資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