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香港人會咁燥? 因為大家都是刺猬

社會熱話

廣告

你有遇過以下情況?

坐地鐵入閘,卡不知怎的沒反應,幾秒後就被後面的人發出不滿的聲音。

巴士拿著行李,不小心撞到別人的腳,你已經道歉了,還是被怒盯著。

在餐廳裡,因為拉麵忘了加蔥,侍應被食客罵得彷若犯了彌天大錯一樣。

一切苦惱,都源自人際關係。不是嗎?

有人,就會有比較、有競爭、有妒忌、猜疑、互相傷害…

而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中,有種心理距離效應叫「刺猬效應」。

大約指兩隻刺猬即使在大寒冬,想要彼此靠攏著取暖,身上的刺也會刺傷對方。想要靠近,卻又怕受傷害,遠離又抵受不住寒冷的入侵,最後,只能以各自舒服而不受傷的距離,互相取暖。

別以為這種「刺猬效應」只對愛情治癒系金句有效,其實我們生活在群體中,不論是工作的同事、好友、伴侶、家人…都能應用在「刺猬效應」。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就以四種實際的距離比喻各種不同的關係。

第一種是最親蜜的赤裸距離,雙方距離正負15厘米,這範圍只有最親的人才能進入,在這種距離,你能感受對方的體溫、呼吸、心跳,而你又不會覺得反感。

第二種是個人距離,雙方距離在46~67厘米,這範圍適用於一般好友,你們會並肩而坐,或許會談及心事,但又保持雙方的私隱。你為了維繫這好友關係,絕不會故意衝破46厘米的界限。

第三種是社交距離,工作或因生活所需而要一起共事的距離,範圍是1.2米~2.1米。這種是你心底裡雖然不討厭他,但不能成為朋友的那種人。

第四種是公共距離,也就是日常看見的陌路人,範圍是3.7~7.6米,你可能會跟他們打招呼,就算他們超越了你能接受的距離,你也會忍耐,因為你知道只是很短暫性的。

言歸正傳,為何香港好像在生活上會這麼多爭吵呢?

每隔幾日就會看見網上有人po出爭吵或大打出手的影片。

因為,香港地少人多,日常生活我們根本沒有『公共距離』,甚至失去了『社交距離了』。

每日當你離開家門,就要面對所有人都是「好友」的距離。亦因為這樣,他們在你眼前做出令你不爽的事,你會覺得特別煩躁,勃然大怒。

保持距離很重要,就算是親人或伴侶都必須尊重對方的私隱空間。但是,跟街上陌生人的距離,就只能說是土地問題了…

延伸閱讀:

拿住$12萬出走 移民台灣港人至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