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優惠|銀行推零佣炒股、1元認購基金 搶投資新世代

理財

廣告

近月銀行紛紛向年輕客及投資初哥埋手。當中眾安國際旗下的金融服務平台ZA One,繼之前推出新股易服務,幫投資初哥抽新股,再決定沽貨時間後,ZA One再推出基金服務,標榜入場門檻由1元起,不會收取任何認購費和平台費。該平台目前上架的基金,涵蓋港股美股、科技及生物醫藥等主題基金。

撰文:經一編輯部| 圖片:iStock、滙豐銀行網站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ZA One的目標客戶群,主打投資初哥。此次推出的基金服務,標榜零買賣費用,無論買賣基金次數,用戶都毋須繳付任何買賣費用和平台費。

看準這班投資初哥的投資本金不多,該基金服務的基金買賣門檻低至1元起。

基金種類多元化

根據ZA One官網顯示,該平台目前與多家基金公司合作,包括景順(Invesco)、東方匯理(Amundi)、聯博(AllianceBernstein)和瑞士百達資產管理等。

平台上架的基金多元代,涵蓋港股美股、美國及中國債券、科技、生物醫藥、消費概念,以至環境、社會及管治(ESG)主題基金。

另外,ZA One為用戶提供「新手的第一隻基金」和「快速篩選」等小工具,協助投資初哥展開基金投資。

現時ZA One用戶首次認購基金10,000元,可獲得100元獎賞,獎賞會以ZA Coin形式發放。

買賣股票方面,ZA One推出的新股易服務,在今年6月推出後的第一個多月,ZA One稱,新股易為客戶認購的新股,大部分在首日掛牌後,股價都見上升。

截至7月15日,該行新股易客戶的平均收益為395元,當中約13%客戶獲利逾2,000元,個別客戶更賺取高達8,000元。

不過,網上對ZA One的評價則好壞參半,有用戶反映新股易抽新股的中籤率低,抽中的新股亦大多損手收場。

恒生1元買股債基金

另一邊廂,愈來愈多傳統銀行開始瞄準年輕戶的投資需要,提供網上簡易投資服務,例如恒生銀行推出的「SimplyFund」。

該行的「SimplyFund」同樣標榜,用戶可以低至1元的門檻,投資涵蓋環球、內地及香港的各種基金組合,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或股債混合基金。

收費方式會按每月平均投資組合價值而定,若投資組合價值為5,000元以下,該行不會收取平台服務月費。

投資組合價值介乎5,000元至10萬元,則收取每月20元的平台服務費;而投資組合價值為10萬元以上,會按組合價值的0.05%,收取服務費。

花旗銀行也有類似的服務,該行的全數碼理財服務Citi Plus,入場門檻低至1元,可買入貨幣基金,交易費和月費均全免。

該行客戶買入安本標準投資、安聯投資及富蘭克林普頓的基金,投資門檻則低至100元起。

此外,東亞銀行瞄準擁有10萬至50萬元資產值的新晉及年輕富裕客戶,降低基金投資產品的入場門檻。

該行的「至尊理財」客戶的資產值門檻,為10萬至50萬元,東亞為這批客戶調低基金產品的投資門檻,由原本最低認購額10,000元,調低至1,000元。

至於該行的月供基金計劃,每月供款金額可低至100元,有超過100隻基金可選擇。

個別基金結餘只需要維持2,000元或以上,即可隨時停止供款,毋須額外收費。

截至今年底止,透過月供基金計劃認購基金首六個月,可豁免認購費。

(圖片來源:滙豐銀行網站)
(圖片來源:滙豐銀行網站)

滙豐付月費享零佣金炒股

大行滙豐銀行亦𣈴準年輕客群。年輕的投資初哥若不想局限於抽新股,滙豐專為18至25歲年輕投資者推出的「滙豐Trade25」,是另一買賣股票的選擇。

年滿18至25歲的滙豐客戶,若已開立滙豐投資戶口,便可以加入「滙豐Trade25」數碼投資服務。

用戶每月支付25元,便可以豁免股票佣金,買賣港股、美股和中國A股(仍需要支付政府或交易所代收費),每月股票交易金額,亦限低於25萬元。

若每月交易金額為25萬元或以上,用戶便需要支付股票佣金。以港股為例,會收0.25%經紀佣金,最少為100元。

同時,要留意若戶口持有股票,即使於該月份未有進行股票買賣,用戶亦須每月支付25元的費用。只有戶口在該月份沒有買賣或持有股票,才毋須支付25元。

據滙豐官網介紹,「滙豐Trade25」客戶認購首次公開招股(IPO)的新股,可豁免手續費。

此外,該行另一優惠是截至今年12月底止,滙豐One的客戶把持有的股票轉入或存入滙豐賬戶內,可享相當於該轉入或存入證券市值0.2%的現金回贈,上限3,500元。

滙豐又會針對千禧世代提供理財教育服務,其中「Trade25學院」內「股票投資101」,讓用戶了解股票投資基礎知識。

另進階課程「成為精明投資者」,為讓用戶講解股票圖表的知識及使用相關圖表分析工具等。

已有一定投資經驗的用戶,「Trade25學院」會提供「進入投資世界」,提供更多有關股票及其他投資產品的資訊。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