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蟲

日本首宗人傳人蜱蟲病例!致死率達15% 醫生建議處理方法

社會熱話

廣告

蜱蟲病丨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昨天(19日)宣布,日本國內出現首宗蜱媒病毒傳染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簡稱SFTS)人傳人的案例。一名醫生被90歲的患者傳染,二人接觸第9日後,醫生便出現了發燒症狀,並確診感染SFTS。

蜱蟲病丨日本確認首宗蜱媒病毒傳染病 有機會人傳人 致死率達15%

日本傳媒報道,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表示,一名年約25歲的男醫生幫一位已患上SFTD的90歲的患者靜脈注射後,第9日出現發燒症狀,並確診感染SFTS,是日本國內首宗人傳人的案例。當時醫生已戴上口罩及手套,唯沒有戴上護目鏡。 幸好,醫生經過治療後,身體已逐漸康復。

台灣衛生部門指出SFTS,是一種新興急性傳染病,通常被蜱蟲叮咬後感染,致死率約5至15%。 但中、日、韓等地均有出現醫護人員照顧患者後染病的案例。

蜱蟲病丨網民警告:奈良唔好摸鹿 近睇極多蜱蟲 醫生建議處理方法

不少港人的必備行程是到奈良公園餵鹿仔,順便同一班可愛的鹿仔打卡合相。不過近日有日本市民染上奧茲病毒(Oz)後,入院26日後不治,成為日本因染上該病毒而死亡的案件。有網民指鹿仔身上有大量蜱蟲,蜱蟲身上含有Oz病毒,警告大眾「不要摸鹿仔」。較早前有香港市民曾經在摸鹿後皮膚出現紅疹,編輯部亦有訪問專科醫生,告訴大家摸動物後出紅疹的處理方法,不妥善處理的話可能會有嚴重後果!

根據日媒NHK報道,日本茨城縣較早前公布,一名70多歲的婦人於去年夏天出現發燒症狀、食慾不振等症狀,其後醫生發現了她的右腳被蜱蟲咬到,在入院26日後,心肌炎不治。因為死者心肌細胞中有含有Oz病毒基因,所以院方診斷是死於Oz病毒,成為全球首宗人類感染Oz病毒死亡案例。

蜱蟲
鹿仔身上有大量蜱蟲(圖片來源:X@enelusan)

網民警告:摸鹿=摸蜱蟲

日本Twitter用戶表示:「奈良公園要小心鹿,它很可愛,所以我摸了摸它,但我不開玩笑,附著的蜱蟲比我想像的多了100倍,所以要小心!!!您應該認為觸摸鹿就等於觸摸蜱蟲!!!」,警告大眾餵鹿時不要摸鹿。

蜱蟲病丨吸血蜱蟲 可能滿布鹿隻

原來鹿的皮毛上可能寄生了很多蜱,蜱蟲是一種會寄宿在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的昆蟲,由於吸血前只有芝麻大小,肉眼難以看見,不過,牠們在吸血後,身體能脹至黃豆般大,而吸血過程之接觸也有機會對人類構成健康威脅。日本早於2018年亦檢驗出蜱蟲身上Oz病毒。

蜱蟲
蜱蟲。厚勞省指草叢是很多蜱蟲生息的場所,建議市民到草叢等地,最好穿長袖、長褲。(圖片來源:noaidea.me)

蜱蟲病丨蜱蟲咬人 日本有死亡案例

經蜱蟲傳播的疾病有許多,當中包括萊姆病、紅斑熱和熱性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簡稱 SFTS)。西日本內死於與蜱蟲有關的 SFTS 症的人近年大增,例如上年就曾經有人懷疑被蜱蟲叮過的流浪貓咬傷,感染 SFTS 後最終喪命。由於感染 SFTS 的死亡率高,日本厚生勞動省也呼籲市民避免跟野生動物接觸,要對「人獸共通感染症」有所警戒和防範。

蜱蟲
萊姆病的典型徵狀是出現呈同心圓的紅斑斑疹。(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蜱蟲病丨港人遊日後手腳現紅疹 疑因摸鹿

曾經無綫電視台報道,有港人家庭到日本奈良觀鹿後,四肢及臉部均大面積地出現細小而痕癢的紅疹,需要回港求醫。追源溯始,這些皮膚的敏感症狀也許跟曾直接接觸鹿隻有關,事件引起一眾熱愛旅遊和自然生態的人士關注。

Facebook日本旅遊群組中,曾有市民勸喻大家去動物園時要格外小心,不要觸碰動物。該帖子有不少網民回應和分享個人經歷,有人懷疑小孩是從鹿隻身上惹上「手足口病」,亦有網民指人和鹿是會互傳病毒,應避免接觸。

蜱蟲病丨奈良公園沒有提及能否撫摸鹿隻

奈良公園的官方網頁上只有影片提醒遊客觀鹿的注意事項,例如春季正在看護初生鹿兒的母鹿及秋季正身處於發情期的鹿隻可能會具有攻擊性,觀者需要格外小心。另外,遊客也只可餵食公園所販賣的米餅,餵食時也不要挑逗鹿兒,否則會有被咬的可能,園方重申日本那邊沒有狂犬症,市民不用擔心。但影片及網站沒有提及能否撫摸鹿隻。

蜱蟲
(圖片來源:GOtrip編輯部)

蜱蟲病丨皮膚專科醫生:暑假高峰期 每月最多有 10 宗

就網民的各種疑慮,編輯部訪問了皮膚專科醫生陳厚毅醫生,查詢有關香港人摸動物出紅疹的事例。陳醫生指在外遊接觸動物後出現皮膚問題的例子不算太多,每月由幾宗至十宗不等,但是夏季的求診數字會比冬季高出一倍,個案明顯在暑假期間見增,相信與暑假期間家長喜歡帶小朋友出外遊有關。不過,紅疹的成因也有很多,例如曬傷,或是因天氣酷熱導致大量出汗,使濕疹情況惡化等。

蜱蟲
(圖片來源:pixabay)

蜱蟲病丨手足口病不會經動物傳播

陳醫生指雖然表面病徵類似,但由於引起人類手足口病的病毒跟引起動物手足口病的病毒並不一樣的,因此人和動物並不會互傳手足口病。「不過,這不代表人和動物不會互相感染疾病,帶菌的人類把細菌傳給動物,繼而再傳給人的例子也確實存在,沙門氏菌和金黃葡萄球菌就是常見會經動物媒介傳播的細菌。」

陳醫生表示:「為己為人,大人小朋友出遊前如曾經染病,應確保根治好才接觸動物,若不肯定自己或子女是否帶菌,最好還是忍一忍手。」另一方面,他相信新聞裡的家庭是從鹿的皮膚上感染細菌,引發紅疹,他亦提醒,野生動物的口水同樣有機會帶菌,市民在餵食時容易觸及, 因此摸動物的前後同樣要洗手。

蜱蟲
摸前摸後洗手,對人對動物都有保障。(圖片來源:GOtrip編輯部)

蜱蟲病丨抵抗力差者需留神 情況最壞可致生命危險

易經動物感染細菌病毒的高危人士,包括有濕疹和皮膚容易敏感的人,亦包括抵抗力較差的人士如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此外,身體上有捐傷的人因接觸動物而被細菌入侵的機會會更大,引起的皮膚問題可能更嚴重。

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受感染皮膚的話,嚴重的可引致細菌入血。若感染者自身的抵抗力已經很低,最壞的情況下,除了皮膚組織壞死,還有可能令疤痕增生,而細菌入血更可致生命危險。

蜱蟲病丨治療方法:找出原因 對症下藥

陳醫生指,如皮膚受到細菌感染後,一般來說,塗上醫生處方的抗生素藥膏及進食抗生素藥後,情況在幾日之內應該能受控,一星期情況會逐漸轉好,兩至三星期就會治好,紅疹亦會消去。陳醫生亦強調:「因為感染的不一定是細菌,病毒和真菌都有機會從動物皮毛轉移到人身上,所以不應自行斷症。」

蜱蟲
雖然皮膚上的疹子也有可能自然痊癒,但一旦情況在短時間內急速變化,如變得紅腫痕癢甚至感覺刺痛,也應盡快求醫,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圖片來源:pixabay)

蜱蟲病丨醫生建議:接觸時間不宜長

因此,市民外遊前應留意旅遊點當地會否有與疫症相關的新聞報道,到農場或有動物的場所時,亦不應隨便觸摸郊野的動物,就算是可愛的鹿隻,由於是野生的,也未必適合觸摸,即使要摸,接觸時間也是愈短愈好,而摸後洗手也對預防感染有幫助。

蜱蟲病丨駐京都博客:「不會刻意去摸牠們。」

就這宗 摸動物 出紅疹 的案子,我們訪問了一些旅遊博客和遊日達人對此的看法和相關的經驗。「日文化慢行 Slow Journey」版主林琪香曾在奈良及宮島看鹿,她指在餵食時應該有碰到鹿隻,但並沒有刻意去摸牠們。

她表示雖然個人不會特別擔心細菌的問題,但照一般的衛生習慣,觸摸野生動物後也會洗手清潔,就像摸了沙和樹枝之後也會洗手一樣。林琪香亦說:「人類或許也會把細菌傳染給動物,由於不知道人類的病菌會否傳給動物,因此不要隨便怪罪動物。」

蜱蟲病丨遊日達人啦兒:「鹿的皮膚上面有蜱,被咬會痕癢。」

另一遊日達人「啦兒遊日記」版主啦兒同樣表示自己沒刻意觸摸鹿隻,她提醒遊客:「盡量不要亂摸野生動物,安全至上,餵食後也一定要洗手。」

她指姑勿論鹿的身上有沒有細菌和病毒,自己手上也可能沾有含有化學成分的潤手霜和防曬,怕會對動物有害。此外,啦兒亦有留意到有日本的博客在博文中寫由於鹿的皮膚上面有「蜱」,如果被咬到就會痕癢,需要看醫生。

蜱蟲
啦兒說日本人視鹿為神的使者(神使),我們也該尊重鹿隻。(圖片來源:GOtrip編輯部)

圖片來源:GOtrip編輯部、wikimedia commons、noaidea.me、pixabay 資料或影片來源:X@enelusan、X@naru422、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