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投資風險與機遇 監管風險

可持續投資風險與機遇|監管風險會否影響散戶的投資決定?

經一企業學堂

廣告

研究作者:蔡達銘教授、高振宇教授、江文熙教授、趙讚翼教授|原文刊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中國經商智慧

氣候變化不論對社會或是個人都是一個挑戰。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明它會影響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選擇,但人們對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個體家庭的投資決定卻知之甚少。氣候變化會否影響散戶的投資選擇?若然會,那是通過甚麼樣的方式?我們的研究《氣候變化與家庭風險承擔》試圖通過聚焦於監管風險(被廣泛認為是氣候風險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來回答這些問題。

研究首先假設,有成員受僱於高排放量行業的家庭會傾向於減少持有風險資產。那是因為一般預期,此類行業若受到政府的新規例約束,其僱員將面臨較高的收入風險。

為測試這一假設,我們檢視了這些在美國的家庭有否在其居住州份推出應對氣候變化的計畫後,調整了他們的投資組合。例如,佛羅里達州在2008年推行了一項能源和氣候變化計畫,其中包含了50項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建議。結果證實,與其他家庭相比,此一計劃的實施導致受僱於高排放量行業的家庭所持有的風險資產減少15%。

我們另發現,若氣候規例變得更加嚴格,受僱於高排放量行業的家庭便會更大幅度地減持風險資產。數據顯示,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執法的嚴格程度每增加一個標準差,便會導致風險資產的持有量減少2.75%。反之,分析結果指出,與氣候相關的計畫出台或執法方面的變化,並未影響未在高排放量行業就業的家庭的投資選擇。

 可持續投資風險與機遇 監管風險 一項有關高排放量行業的研究發現,業內企業的僱員家庭由於預期監管機構會就氣候問題實施嚴格限制,因而減持風險較高的資產。
一項有關高排放量行業的研究發現,業內企業的僱員家庭由於預期監管機構會就氣候問題實施嚴格限制,因而減持風險較高的資產。

我們此前的研究已證實,親身經歷全球暖化能使人們更為正視氣候變化。是次研究結果進一步發現,當人們經歷自然災害時,這同樣會放大監管風險對高排放量行業家庭投資行為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預期未來執法會變得更為嚴厲。

全球暖化 高排放量行業僱員或轉行

為減輕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受僱於高排放量行業的家庭可能會選擇完全離開這類行業。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當氣候變化監管風險上升時,這些家庭的成員會出現轉工潮,轉而加入被認為污染較少的公司工作。而與留在高排放量行業內的家庭相比,轉行後的家庭會把更多的資金投放在高風險類別資產。

是次研究的一個重要啟示是,氣候相關的監管規例或會對受僱於高排放量行業的家庭造成始料不及之後果。這些家庭往往並不那麼富裕,同時較為年輕且教育程度偏低。氣候監管也許會削弱收入較低的家庭承擔金融風險的意願、增加他們累積財富的難度,繼而加劇貧富差距。然而,這未必便意味著氣候相關的監管規例會導致社會整體福祉變差。關鍵是政策制定者實施氣候監管規例時,必須顧及受僱於規例所針對的行業內的家庭,以避免增加他們的收入風險。

結語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氣候變化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不論是在現實生活環境,還是在金融市場,我們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反過來我們亦在影響著氣候變化的走勢,因為投資者的選擇與應對全球暖化的努力息息相關。在本白皮書中,我們從不同角度研究氣候與金融市場的關係,以了解隨著人們的氣候變化意識水平提高,家庭及機構如何調整它們的投資行為。

我們首先發現,在異常溫暖的天氣裡,散戶投資者會對氣候變化有更多的關注,並會賣出屬於高排放量行業的股票。這代表著唯有通過利用個人層面的深刻經歷引起共鳴,才能最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另一方面,隨著世界愈來愈關注全球暖化的影響,機構投資者普遍會逐漸減低其碳風險。

我們審視了分別被歸類為高排放量及低排放量的企業在股市估值方面可能存在的差距,發現當人們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認識普遍有所提高時,造成嚴重污染的上市公司的股價亦承受更多壓力,它們一般會因而著手減少其碳足跡,並加大對環保創新科技的投資。

 可持續投資風險與機遇 監管風險 持續投資正在成為投資界的主流。
持續投資正在成為投資界的主流。

最後,我們研究了有成員受僱於高排放量行業內的家庭的投資行為。這些家庭由於憂慮收入來源受到打擊,往往會減少風險投資行為。再者,受僱於高排放量行業的家庭普遍較不富裕,同時較年輕及學歷偏低。換言之,氣候相關的規例或會令那些較不富裕的家庭更不願意投資風險資產,使得他們更難累積財富,結果可能會加劇財富不平等的情況。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氣候相關的監管規例時,要避免加大這些家庭的收入風險。

可持續投資正在成為投資界的主流。在當下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時代,投資者行為不斷演變,企業無論碳足跡表現如何,都需要了解這對其財務以及運營狀況的影響。在未來的日子,我們將繼續研究氣候變化對投資的影響,以及人們對氣候風險越發重視與金融市場的關聯。我們亦期待繼續探討金融作為一種專業如何能為遏制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and 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