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沃爾瑪 資料圖片

零售一哥獲利回吐 沃爾瑪強勢依然

美股

廣告

「雙十一」購物節剛過,投資市場下一個與零售有關的焦點,自然是黑色星期五;今年黑色星期五在本週五(11月24日)。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美股代號:WMT)季績前股價創新高,成績表一出,股價出現獲利回吐。迎來第四季度零售旺季,中線仍有力挑戰更高峰。

始創人Sam Walton曾經在百貨店J. C. Penney打工;1945年開始創業,以薄利多銷原則銷售產品,曾以「一個幾毫」概念,將店舖命名為「Walton’s Five and Dime」,該店原址已成為今時今日的沃爾瑪博物館。

薄利多銷愈做愈大

直至1962年,首間Wal-Mart Discount City在阿肯色州面世,仿傚當時Kmart和FedMart折扣大賣模式。公司於2018年由Wal-Mart Stores易名為Walmart,以反映公司提供無縫連接的零售服務,目前營運實體店、電商平台及應用程式。在19個國家經營超過10,500間門市和多個電子商務網站。2023年度收入達6,110億美元,全球員工總數約210萬名,多次榮登《財星》雜誌世界500強榜首。

第3季收入勝預期

Walmart截至今年10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為1,608.04億美元,按年增長5.2%,好過市場預期。期內淨銷售1,594.39億美元,上升5.3%;其中美國沃爾瑪淨銷售1,094.19億美元,上升4.4%。國際沃爾瑪增加10.8%,至280.22億美元;Sam’s Club佔219.98億美元,增長2.8%。至於會員費收入有13.65億美元,增長1.6%。美國沃爾瑪同店銷售上升4.9%;訂單數目及單價分別增長3.4%及1.5%。
Sam’s Club同店銷售則上升3.8%;訂單數目及單價分別增長4%及倒退0.2%。整體美國市場同店銷售增長4.7%;而電商銷售增長24%。

受惠美國業務改善,以及印度電商平台Flipkart的The Big Billion Days促銷活動在第四季度才進行,毛利率提升0.32個百分點,至24%。同樣受到The Big Billion Days在第四季度進行,全球廣告業務增加約20%。

企業開支大減

第三季度經營開支佔淨銷售比例回落1.82個百分點。經營溢利大升130.1%,至62.02億美元,主因企業開支及支援費用大幅減少八成七,至4.89億美元。期內美國沃爾瑪經營溢利49.81億美元,倒退2.2%;國際沃爾瑪經營溢利則增長29.7%,至11.17億美元;Sam’s Club有5.93億美元,上升5.5%。

純利4.53億美元,2022年同期虧損17.98億美元;每股攤薄盈利17美仙,去年同期每股攤薄虧損66美仙。經調整經營溢利62.02億美元,增加3%;經調整每股盈利1.53美元,增幅2%,略高過市場預期。期內資產回報率6.5%;投資回報率14.1%,提升1.3個百分點。
財務方面,持現金等值122.95億美元,總負債554億美元;經營現金流190.14億美元,增加33.16億美元。自由現金流

43.4億美元,增加7.03億美元。年初至今,已回購870萬股,涉資13億美元。庫存略為減少8億美元,至640億美元。

管理層調高本年度淨銷售預測,料按年增長介乎5%至5.5%;經營溢利增長介乎7%至7.5%,經調整每股盈利介乎6.4至6.48美元。
年初至今,沃爾瑪是少數可跑贏大市的零售股,公司派成績表前股價更創出新高,但業績見光後顯著急回,不少大行均調低目標價。
其中Evercore ISI便將目標價由187美元,削至177美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見圖表)。

而D.A. Davidson則指出,雖然沃爾瑪第三季度毛利率擴闊,但同時開支佔比亦增加;整體表現雖勝預期,但市場對僅贏「一個身位」明顯不收貨。按管理層全年度展望推算,其第四季度每股盈利介乎1.56至1.64美元,低過市場平均預測1.66美元。該行相信,管理層一如過往,以較保守策略控制市場預期,最終表現仍會勝預期。

D.A. Davidson睇182美元

另一個令股價急回的原因,是市場對未來價格下跌的憂慮,擔心會拖低銷售表現,尤其第四季度的零售旺檔。不過,D.A. Davidson認為反而有利帶動銷量,尤其較高利潤的非必需品;亦正如沃爾瑪管理層所示,非必需品的需求上升情況已出現。

該行調高其今、明兩個年度收入預測,分別至6,455億及6,720億美元;今年度每股盈利預測,由6.47美元降至6.44美元;明年度則由7.02美元上調至7.04美元。該行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182美元。

 零售 沃爾瑪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