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食飯

心理學|食飯順序揭示隱藏性格:好嘢留返最後食更易成功

職場熱話

廣告

大家在吃飯盒時,是否有留意到自己的吃食順序?有人愛先把喜歡吃的、好吃的菜品吃掉,而有些人則偏好把美味留到最後。這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是什麼呢?與個性特質又有什麼關聯?

吃飯盒的順序揭示個性特質

多數人在吃飯盒時,可能會先品嚐自己喜愛的美食。心理學家指出,這樣的行為反映出一種「先享樂,後承受痛苦」的心理模式。然而,另一些人則擇對美食有所保留,寧願先承受一定程度的痛苦,再去品嚐美好的滋味。這與一種心理素質息息相關:後享樂主義。

斯坦福大學教授Walter Mischel在 1972 年發表的研究成果指出,後享樂主義者能夠抗拒瞬間滿足,他們承受較大風險,但較易獲得幸福感和美味感。這一心理特質在他們的一生中對於成功與滿足具有關鍵性意義。

棉花糖實驗:延遲滿足之重要性

米歇爾教授曾經開展了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給孩子們一塊棉花糖,並告訴他們,如果在他離開房間時沒有吃掉,則回來時他們可以再得到一顆。這個實驗的目的本應是研究延遲滿足的心理現象,但在後續幾十年中,收穫了更有趣的發現。

該實驗的結果顯示:願意等待第二顆棉花糖的孩子在學業成績、藥物濫用率、肥胖率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優勢。他們的衝動控制力更強,能更好地應對壓力和社交。

提升生活品質

對於後享樂主義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平衡風險與收益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雖然他們在某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過度追求抗拒瞬間滿足也有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總的來說,享樂方式揭示了我們的個性特質和價值觀。透過反思自己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在驅動力,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圖片來源:Unsplash@qi bin IIz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