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

是誰發明了返工 用今天的術語就是「躺平」?

職場

廣告

多年前聽過樂隊my little airport的一首歌,叫《邊一個發明了返工》,筆者聽後除了頗有同感外,也不免認真想想:到底返工的意義是甚麼?

部分歌詞如下:「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返到我愈嚟愈窮。為了薪金一萬元,令每天都沒了沒完……靈魂賣給了大集團……薪金兩萬元,我的青春就快用完……有更多事沒法做完……薪金三萬元,我哋都應該唔會有三萬元,三萬元啲人通常都有啲串。」
很明顯歌詞除了宣洩打工仔對工作的負面感受外,更對社會的深層次問題提出控訴,且提出期望。訴說不想工作只為了餬口,抗拒被金錢勞役,向追逐金錢、成就的生活說不。

用今天的術語,就是要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亦甚有追求「躺平」的味道。
有趣的是,這首歌寫於2011年,當時還沒有「躺平」這個用語,但多年過後,工作給人們的感受好像一直沒甚改善。

當我們回望人類的歷史,會發現「工作」這個概念並非突然間出現。

在早期,人類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隨著人類開始定居,農業社會的出現讓工作變得有規律;進入中世紀,真正改變工作方式的,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開始於18世紀的英國,蔓延到全世界。

首先,工業革命引入了機器作生產,使生產變得自動化和規模化,而工人被要求在工廠內操作機器,進行重複和單一的工作。
工業革命也促成了現代勞動市場的形成。大量的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工廠工作,這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打工」。
與此同時,人類生產與製造方式逐漸轉為機械化,出現以機器取代人力、畜力的趨勢,以大規模的工廠生產取代手工生產的革命,這個時代又稱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

工廠的出現使生產可以全天候進行,而工人們也被要求按照工廠的時間表來工作,最終形成了現時普遍的八小時工作制和週休二日模式。然而,機械化的生產模式挑戰了個人價值的本質,其中Frederick Taylor的科學管理理論主張簡化工作,這雖然提高了工業效率,但卻引起了對非人化勞動力的激烈回響。

Elton Mayo在20世紀30年代的霍桑研究(Hawthorne Experiment) 中,強調社交和心理因素在生產率中的重要性,就是正面挑戰科學管理的非人化理論的表表者。他的研究發現,當工人認為自己受到觀察或關心時,他們的士氣和生產率均會急速上升,強調了勞動環境中的人性元素。

工作者面對無休止需索

簡單來說,在重視人性本質要求的管理中,工作者的自主性和被尊重的程度會更高;如果將人「物化」、機械化,工作者會被視為一部機器或一件資本家的生財工具。

然而,隨著社會發展愈趨成熟、競爭愈趨激烈,工作者面對無休止的需索和向上流動的慾望,其心態和內在心理質素亦變得至為重要,例如如何看待自己的價值、對自己的要求等,均主宰了工作的主觀面相。
下一章,我們會探討工作的意義,和何謂工作與生活平衡。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