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夠$511萬 先好諗退休 3大關鍵位 做晒唔洗愁

投資

廣告

圖片來源:Thinkstock

唔洗做退休,好多人都想,但大前提係要有足夠「彈藥」,唔洗憂柴憂米,咁究竟要有幾多錢,先可以退休?答案就是511萬元,你夠「彈藥」未?

 

安聯投資最近發表「安聯投資退休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理想退休資金的預期回升,至511萬元,較去年上升17%。

 

好可惜,港人在退休時平均預期可累積的退休資金只有為319萬元,相當於理想退休資金的62%。理想與現實的退休資金差距約192萬元,這是自四年前開始調查以來的新高。

 

僅29%港人對退休有信心

與此同時,只有不足三成(29%)港人對退休感到有信心,亦較往年略為下降,安聯投資估計是擔心經濟前景,及購買力進一步被削弱所影響。

 

安聯投資:調查顯示「實踐計劃」、「額外儲蓄」、「開源有道」是增強退休信心的必要條件

調查同時發現,港人偏向延遲退休的趨勢持續,實際計劃退休年齡為62歲,與理想退休年齡相差0.6年。按年比較,兩者均輕微延遲0.2年。61%港人的主要投資目標為對抗通脹,他們認為退休儲備平均只夠他們維持約12.2年的退休生活。然而,港人在退休後普遍以保守的理財方式作為解決方案,62%受訪者表示會減少退休後生活開支。

 

年輕一族傾向低估自己的退休計劃需要,他們的理想及預期可累積的退休資金分別為454萬元及275萬元,較其他年齡組別為低。

 

此外, 25至34歲受訪者當中,47%認為自己年輕,無需優先考慮為自己作退休準備;四成人會將收入資產優先花費到海外旅遊。在投資方面,他們平均將47%流動資產存放於港元儲蓄,削弱資產的增值潛力。

 

安聯投資客戶關係業務主管馬鎂渲女士表示 :「我們發現年輕一族對於規劃退休意識仍然較低,這點可以從他們的消費開支安排和理想退休資金需求可以看到。他們當中,超過一半從來沒有想過或作退休計劃,因而錯過累積資產的黃金時間。」

 

單身與已婚取態不同

從家庭狀況分析,單身人士與已婚家庭的退休觀及投資取態各有不同,並對其退休計劃構成重要影響。「養大一個小朋友要400萬」的觀念十分普遍,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已婚及有子女家庭將撫養子女視為優先支出事項,再加上供樓、供養父母等多方面開支,但另一方面,已婚人士為退休投資作實質準備,將開支優先分配於退休儲蓄和投資之上(46%),超過三分一每月額外儲蓄超過6,000港元,已婚人士的退休信心較整體平均略高。

 

已婚家庭的子女數目與退休所需資金差距成反比例,即是子女愈多的家庭,退休所需資金差距愈小(沒有子女329萬港元;兩名子女143萬港元),而退休信心則愈高(沒有子女19%;兩名子女35%)。兩名子女的雙職家庭的退休信心是各個家庭組別內最高, 39%表示有信心實現理想的退休生活,高於單身人士(28%)。

 

馬鎂渲表示 :「雖然大家認為養育小孩的開支很大,但有兩子女的雙職家庭更重視退休規劃,積極部署退休儲蓄及投資,尤其是兩名子女的雙職家庭,他們每月的額外儲蓄達5,571港元,較整體的5,118港元為高,因此他們的退休資金預期可支持退休後生活達15.5年,高於整體的12.2年;理想與實際退休資金差距亦最小,退休信心亦相對較高。由此可見,兩子女雙職家庭確是名副其實的『退休勝利組』。」

 

三大關鍵因素提高退休信心

安聯投資深入分析家庭狀況如何影響退休觀和投資取態,發現「退休勝利組」的退休信心最高,無論是退休前,還是退休後,「實踐計劃」、「額外儲蓄」、「開源有道」等三大因素配合是致勝關鍵。

 

因素一:「實踐計劃」:執行計劃力強,以提高退休信心

從退休前的準備而言,儘管兩子女雙職家庭要到36.6歲才開始準備退休,但這個組別中近四成是屬於「行動派」,即是有實際行動作退休計劃,高於其他組別,相比起整體31%有落實退休計劃,是明顯「有計劃、有行動」的一群。

 

單身人士退休信心不足,從其消費開支習慣可見端倪,他們認為開支首要為海外旅遊(41%)。相反,雖然已婚組別面對子女教育、供養父母等開支,卻仍能以退休儲蓄和投資為優先開支首位(46%)。

 

家人對退休計劃的參與度對退休信心影響正面。兩子女雙職家庭傾向與伴侶共同為未來退休做籌劃,該組別有78%受訪者表示會積極參與伴侶或讓伴侶參與自己的退休規劃(已婚平均為66%)。

 

因素二:「額外儲蓄」:額外退休儲蓄,定期檢視投資組合,增強潛在回報

為達到理想的退休生活所需,除了強積金的基本供款和回報外,「退休勝利組」更願意額外的儲蓄,平均每月額外儲蓄5,571港元,高於整體水平的5,118港元。

 

對於強積金,兩子女雙職家庭不但留意強積金組合投資表現,83﹪受訪者每年至少檢視強積金投資組合一次,高於整體的76%,反映他們更積極管理退休投資。

 

因素三: 「開源有道」:增加退休後收入來源

「退休勝利組」的理財態度進取,接近零息的港元儲蓄比例只有36%,是各個家庭組別中最低(整體為41%),而流動資產以基金和股票佔比最高,達37%(整體為34%),反映該個組別希望透過投資作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之一。

 

有別於傳統「節流」思維,只有54%的兩名子女的雙職家庭中認為要透過減低生活開支來維持退休生活,低於整體的 62%。另外,三成受訪者預期子女可在退休後提供收入來源。

 

調查發現,不把退休準備視為主要優先支出的受訪者當中,不出意外地表示是因為「資金不足」、「覺得自己仍然年輕」和「無時間考慮」等因素所影響。

 

馬鎂渲建議:「港人在生活各方面不乏壓力和負擔,但是,無論退休前,還是退休後,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具備清晰的財務規劃、適當的資產配置,儲得其所,其實並不需要等到退休後,每個月『死慳死抵』才能實現理想的退休生活。

 

即使認為自己年輕,距離退休尚遠,也應該及早開始規劃退休。我們經常在不同場合教育成員,別看少每月儲下的一千幾百元,透過複息效應累積起來,三十年後會帶給您一筆可觀的資產,退休生活增加保障。無論是否已經成家立室,在職人士也應該在強積金以外為退休作額外投資,並在退休後繼續投資,以計劃理想的退休生活。」

 

透過安聯投資的「特設自願性供款計劃」,成員可輕鬆地作出額外的強積金供款,安排靈活方便。「我們希望鼓勵成員作儲蓄投資,為準備日後的安享退休生活作籌謀。」馬鎂渲補充。

 

「安聯投資退休信心調查」重點:

(1)港人的理想退休資金較去年增加17%至511萬港元,創四年新高;理想跟預期的退休資金差距為192萬港元。

 

(2)理想的退休資金預期和退休年齡進一步增加,導致港人退休信心進一步下降;約三成半人表示沒有信心能達到理想退休生活。

 

(3)超過六成人視抗通脹及為退休作準備為主要投資目標。

 

(4)年輕一族(25至34歲)低估自己的退休計劃需要,其中,接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年輕,無需優先考慮為自己作退休準備;四成受訪者將收入優先分配到旅遊項目上。

 

(5)家庭狀況影響退休計劃及期望,超過三分之一家庭將撫養子女視為優先支出事項,但兩子女雙職家庭的退休信心最高,主要由於退休前和退休後,善於作額外儲蓄和投資態度進取 ,以達到實現理想退休生活的目標。

 

(6)「實踐計劃」、「額外儲蓄」、「開源有道」是加強退休信心的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