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人和事

社會熱話

廣告

最近在一個記者招待會上,遇到中一坐在我旁邊的男同學,他現在是旅遊業資深人士,成為我的被訪者,告訴我港人出外旅遊的新趨勢。

如無記錯,當年我跟這位男同學坐在一起達半年或以上,印象中他很喜歡搗蛋,經常與其他男同學聯群結黨捉弄女同學。時光飛逝,這位佻皮的男同學,雖然不知道他是否撈到風生水起,至少擁有一份穩定工作,而且有點成績。

打好中文根底

舊同學碰頭,少不免談談那些年的人和事,誰跟誰結了婚,誰生了孩子,誰在哪兒工作,說著說著,仿如時光倒流,回到學生時代,過去的記憶影像像電影菲林般一格格地在眼前重現。

學生時代的我,自信欠奉,只懂埋頭讀書,也不太投入學校生活,所以至今仍然有聯絡的中學同學並不算多。

中二時遇上影響我至深的中文老師,引導我進入中國語文及文學的迷人世界,令我沉醉在唐詩、宋詞的意境,不過不好意思,時至今日仍然留在腦海的應該不算太多了,但卻令我打好中文根底,為日後靠筆搵食埋下伏線。

由於成績好,順利升上預科及大學,然後又到日本留學,眼界愈來愈闊,愈來愈發覺死讀書沒有用,朋友很重要,懂得靈活思考更加重要,於是我的人生開始了點點滴滴的變化。

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教育出版社的中文教科書編輯,悶得嘔出血來,於是轉了做室內設計雜誌《摩登家庭》的編輯,因要兼顧採訪工作,可外出八卦,兩年間做得相當愜意,但公司拖糧,唯有另謀高就。

時刻緊貼最新趨勢

懂得日語,我很容易就找到日本公司的工作,但不幸遇上鹹濕佬,做不夠一個月便走夾唔抖,後來找到經濟日報《Internet Magazine》的編輯工作,但我毫無機會外出見世面,每天在等記者交稿,收到的稿件往往要重寫,吃力不討好。科網爆破,《Internet Magazine》摺埋,我被遣散,之後便到《經濟一週》上班,一做就15年。

最初我做副刊記者,編寫關於飲食、室內設計、名人興趣的文章,後來又有機會接觸理財、營商題目,眼見營商版記者出缺,我便主要提出轉做這個版面,讓我有大量機會接觸商界猛人,同時鍛練說語技巧及語言能力。我盡量找一些從未訪問過的人和題目,每次做訪問都學習到新事物,縱使不能成為專家,但每個題目都知道點皮毛,而且還結識了大量朋友。近期我們開始拍片,又有機會學習,所以這份工作讓我有真正活著的感覺,時時刻刻緊貼最新趨勢。

我一位中學同學曾經對我說:「你做記者?你點同人地爭做訪問呀?」因為當年的我太文靜被動了,慶幸我沒有打退堂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回想起那些年的人和事,除了為白痴瑣事會心微笑,也回顧一路走來的路,除了慨歎時光飛逝,同時也看見了歲月給我的磨練,少了幾分青春,多添一點成熟。

擇日再會

苗子撰寫的採訪手記,自3月推出以來,至今已有半年時間,開始覺得技窮,因此想乘機休息一下,整理思緒,思考其他可以與讀者分享的有趣事情,擇日再會。